DC娱乐网

日本给自己埋的雷,自己得受着。055大驱经过大隅海峡,日本只能眼睁睁的看着,原本

日本给自己埋的雷,自己得受着。055大驱经过大隅海峡,日本只能眼睁睁的看着,原本大隅海峡宽度小于24海里,如果按照国际通用的12海里领海宽度,这完全可以化为内海,但日本为了方便美军舰通行,特意将领海宽度规定缩至3海里,这也就使得这条海峡成为了国际水道。既然美国的军舰能通过,那么咱们的军舰也能走. 1977年,日本国会通过了《领海及毗连区法》,这是他们正式加入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框架下的国内立法。简单说,这部法律把日本全国的领海宽度定为12海里,这跟国际主流标准对得上号,也比之前他们主张的3海里宽多了。12海里听起来挺气派,能管辖更多海域,资源和安全都更有保障。但问题出在附则第二项上,日本特意列出了五个特定海域,坚持维持3海里领海宽度。这五个地方不是随便挑的,全是日本本土通往外海的咽喉要道:从北到南分别是宗谷海峡、津轻海峡、对马海峡东水道、对马海峡西水道,还有大隅海峡。这些海峡宽度大多在20到30海里之间,如果全按12海里算,两岸领海一加起来就重叠了,海峡中间就成内水了,外舰想过得提前通报,甚至得日本同意。那样的话,日本控制力是强了,但也堵了自己的后路。 为什么非得这么干?说白了,就是为了美国。战后日本靠日美安保条约吃饭,美军第七舰队得随时能进出这些海峡执行任务。尤其是冷战高峰期,苏联海军虎视眈眈,日本单独扛不住,得靠美国撑腰。但日本国内有“无核三原则”,不能让核武器进本土领海。3海里规定就成了巧妙的变通:海峡中间留出公海水道,美军舰艇过时算通过国际水域,不算进日本领海,就不违反无核原则。国会辩论时,日本政府官员直言不讳,说是为了保障国际航行自由,特别是盟友的军事通道。福田赳夫那届内阁主导了这部法律,他作为首相亲自把关,确保法案通过。结果呢?这规矩一立,就成了铁板钉钉的法律框架,1996年修订时也没改,至今还在生效。 拿大隅海峡来说,这条峡谷位于九州岛南部和琉球群岛之间,全宽也就20海里左右,按12海里领海,两边一挤,中间就没公海了。日本当初为了美军南下太平洋的便利,硬是把领海线往里缩,留出8海里左右的国际水道。现在,这条路成了双刃剑。中国海军的舰艇也能光明正大走,按照《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无害通过原则,谁来都行,日本管不着。公约第37到44条讲得清清楚楚,国际海峡的过境通行是连续、无阻的,军舰也适用,只要不搞破坏就行。日本自己签了字,还立法落实了,现在想反悔?门都没有。 再看最近这事儿,2025年11月11日,中国海军一支小编队从东海方向过来,领头的就是鞍山舰,这艘055型驱逐舰排水量1.2万吨,火力覆盖上千公里,防空反舰样样精通。跟在后面的有临沂舰,一艘054A型护卫舰,负责近距护航,还有东平湖舰,903A型补给舰,保障续航。三艘船保持标准间距,从鹿儿岛县外海进入大隅海峡,中午前后就穿过去了,直奔西太平洋。日本防卫省的联合幕僚监部第一时间监测到,派出P-3C巡逻机从鹿儿岛机场起飞,低空伴飞拍照,还让佐世保基地的出云号驱逐舰尾随监视。但全程没越界,没拦截,就广播问了问意图。中国那边回得干脆:例行训练,无害通过。整个过程风平浪静,日本自卫队记录了航迹,事后还发文确认,但就这。 这编队为什么挑这个时间点走?巧了,就在日本首相高市早苗10月底的国会答辩上,她强调台湾地区局势关乎日本安全,说什么“台湾有事就是日本有事”。这话一出,中方外交部马上照会,表达不满。鞍山舰编队紧接着现身,时间卡得准,信号明摆着:别瞎掺和,国际法面前人人平等。日本外务省11月12日召见中国大使,递了份关切文件,但中方重申,一切合规,无需多言。日媒像《联合早报》转载的报道里,也承认这是高市言论后的首例中国军舰过大隅,频率明显增多,跟日本加速开发马毛岛基地有关。那基地是美日联合项目,靠近大隅,战略敏感度高,中国自然得巡一巡。 不止大隅一条,其他四个海峡也一样。中国海军这些年通过的次数越来越多。宗谷海峡连北海道和库页岛,俄罗斯和中国舰艇常走,2024年就有中俄联合编队过。津轻海峡是本州北上北海道的关键,宽度25海里,3海里规定留出公海,方便北上鄂霍次克海训练。对马海峡东西水道,靠近朝鲜半岛,韩国和中国船只都用得上。去年6月,中国舰艇从东水道北上日本海,日本P-1机跟踪,但也没辙。统计显示,日本自卫队每年记录这类事件几十起,监视架次涨了20%,但法律框架在那,行动空间小得可怜。 最后,国际法不是儿戏,日本的特定海域法虽特殊,但公约下得守约。这雷,日本自己埋的,踩着了就得忍着,改不了就适应吧。东亚和平靠对话,不是谁喊得响谁有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