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永远不要低估了人性的恶!20年前,歌手丛飞一边赚钱,一边资助183名贫困孩子,捐

永远不要低估了人性的恶!20年前,歌手丛飞一边赚钱,一边资助183名贫困孩子,捐款超过300万元,自己却过着简朴的生活,可当他因病停止资助后,一位接受资助的家长直接打电话质问:“你不是说好要将我的孩子供到大学毕业吗?他现在正在读初中,你就不肯出钱了?你这不是坑人吗?”   1969年出生的丛飞,原名叫张崇,老家在辽宁盘锦的贫困乡村,初二那年因为家里供不起,他辍学进了银行当临时工,可心里一直有一个音乐梦。   靠着自学苦练,他考上沈阳音乐学院,1992年毕业后揣着梦想南下深圳。   刚到深圳时,他在街头卖唱,甚至睡过桥洞,后来靠着一场歌唱比赛崭露头角,成了小有名气的歌手。   改变他人生轨迹的是1994年成都那场失学儿童义演,他当场捐出身上所有的2400元,后来才知道这笔钱能让20个孩子读完两年书。   那种帮人改变命运的快乐,让他认准了公益这条路。   从那天起,丛飞的歌声成了贫困孩子的希望,11年里,他办了300多场义演,全是公益性质,一分钱酬劳不收。   深圳首批义工名单里有他的名字,后来还当了义工联艺术团团长,不光去贫困山区送钱送物,还常去劳教所、戒毒所演出,想用歌声拉那些人一把。   他自己住五六十平米的老房子,沙发破了洞,衣柜摇摇晃晃,可捐出去的钱超过300万。   贵州、湖南、四川的大山里,183名贫困儿童靠着他的资助读书,150名残疾人和37名孤儿被他认作亲人。   1998年湖南演出时,他见瘫痪的诗人胡诗词沿街乞讨,当场掏了几万块让他安心搞创作;为了给深圳贫困孩子筹钱,他连开7场义演,50多万门票收入全捐了。   抗洪救灾时,他推掉商业演出赔了违约金,还把演出挣的2万全部捐出,后来又去人民大会堂给抗洪英雄慰问演出。   这份近乎偏执的善良,没能换来家庭的理解,第一任妻子实在熬不住无休止的捐助,2002年跟他离婚,留下两岁的女儿睿睿。   好在后来空姐邢丹被他的善举打动,辞了工作跟他过起苦日子,陪他翻山越岭送学费,帮他打理公益事务,成了他最坚实的后盾。   可命运偏要为难好人,2005年5月,丛飞被查出胃癌,癌细胞已经扩散。   躺在病床上的他,最惦记的不是自己的病,是山区孩子的学费,偷偷把治病的1.5万捐了出去。   可谁能想到,病榻上的丛飞迎来的不是安慰,是寒心。   他资助过的大学生小A,因为没帮她联系到工作,彻底断了来往。   记者问起她对丛飞的印象,她说:“任何人做事都有所图。”得知丛飞病重,只说:“太忙没时间。”连来探望一次都只口不提。   更让人心冷的是,开学后没收到学费的家长们,纷纷打来了催款电话,有人直截了当质问:“你不是要供到大学吗?现在坑人啊?”   丛飞躺在病床上解释自己得了胃癌,对方却追问:“啥时候能好起来演出挣钱?”   他跟邢丹说:“我把自己送上天梯,上去了就下不来。”这话里的无助,让人心疼。   2006年4月,37岁的丛飞说不想再浪费社会资源,撒手人寰。   去世后他捐了眼角膜,留下的钢琴给了残疾人康复站,深圳万人空巷送他最后一程。   悲剧没有就此停止,2011年,邢丹在高速路上被三块混凝土块击中,当场遇难。   凶手是三个十多岁的少年,理由竟是“贪玩”,他们觉得往车上扔石头“好玩”。   2012年法院宣判,三个孩子分别被判12年、10年和6年,赔偿96万。   丛飞和邢丹留下的女儿,才5岁就成了孤儿。   丛飞的故事里,最扎心的从不是他的贫困或病痛,是那些受助者的态度。   小A的“有所图”论,家长们的催款电话,本质上是把善意当成了理所当然的义务。   他们忘了,丛飞的捐助不是法定责任,是超越功利的选择。   这些人的冷漠,是感恩教育的缺失,是把别人的牺牲当成了可以透支的资源。   丛飞把自己逼到极致,住最差的房子,欠着外债,连家庭都差点散了,这种牺牲式的公益本身就带着脆弱性。   善良从来不是毫无底线的妥协,它需要建立在自我保护的基础上,否则再炽热的善意,也会被现实的冰冷耗尽。   可我们不能因为这些黑暗就否定丛飞的价值。   他捐出的300万,改变了183个孩子的命运;他6000小时的义工服务,给无数人带去了希望;他死后捐献的眼角膜,让两个人重见光明。   那些说他“有所图”的人,永远不懂有些善良从来不求回报,只是源于对生命的共情。   三个少年的贪玩杀人,更是教育的失职,是对生命敬畏心的缺失。   丛飞用37年的人生证明,善良从来不是软弱的妥协,而是清醒的选择,它需要被珍惜,更需要有底线。   真正的人性之光,是明知世间有冷漠有恶意,依然愿意拿出真心。   ‌【评论区聊聊】如果当初知道会遭遇这样的寒心与悲剧,你觉得丛飞还会选择踏上那条公益之路吗? (信源:得知丛飞身患重病 部分受助人知恩不报——中国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