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这条新闻,我的心一下子就揪紧了。一位叫紫雅的27岁成都女孩,去年6月在自己家门口,被一个完全不认识的同小区女子杀害,永远离开了她相依为命的妈妈。一个原本充满希望的年轻生命就这样骤然消逝,实在令人痛心。 紫雅是个非常优秀的女孩,她曾被保送到北京外国语大学,后来还去日本留学过。父亲早逝,她和妈妈相依为命。她回成都后做自媒体工作,家里贷款的房子也是她在还。就是这么懂事的一个孩子,因为一次毫无征兆的袭击,生命定格在了27岁。 事发当天,紫雅妈妈出门时还在楼道里碰到了后来被指控为凶手的梁某某,当时完全没意识到危险。她走后,紫雅发微信说有个陌生女子在门口不停敲门、吐痰。妈妈立刻让女儿别开门,同时联系了物业。保安到场后,紫雅可能觉得安全了,就开门质问,没想到对方直接掏出刀,朝她头部、胸部连刺十刀。等妈妈赶回来,看到的只能是女儿被盖上白布的画面,这种打击哪个母亲能承受得了? 最让人难以接受的是凶手一方的事后表现。梁某某被鉴定患有精神分裂症,被评定为部分刑事责任能力,但紫雅妈妈完全质疑这一结论,因为她没有任何既往就诊记录。凶手父母在案发后近一年才通过法院转交了一封手写道歉信,信里竟然写着“你们的女儿失去了生命,我们的女儿失去了自由”。这种“道歉”听起来更像是狡辩,丝毫看不出歉意,也难怪紫雅妈妈无法接受。 紫雅妈妈说,这一年多她头发白了,睡不着觉,活着就像行尸走肉,但必须努力活着为女儿讨公道。她唯一的诉求就是凶手能被判处死刑。但根据中国刑法,如果精神鉴定结果被法院采纳,认定为部分刑事责任能力,这可能意味着凶手可能不会面临最严厉的刑罚。这也正是此案引发广泛关注和讨论的焦点——精神疾病是否应该成为减轻罪责的理由,尤其是在造成如此严重后果的案件中。 这件事真的给我们敲响了警钟。一个年轻女孩,在自己认为最安全的家里,却遭遇如此不幸。如果小区保安能更及时有效地处理,如果物业能对异常访客有更严格的防范措施,悲剧或许可以避免。紫雅妈妈的遭遇提醒我们,任何时候遇到陌生人敲门,一定要保持警惕,就算保安来了,也最好不要轻易开门。 这个案子在2025年11月20日开庭审理,紫雅妈妈等了520多个日夜,终于等到了这一天。她说:“我相信法律是公平公正的,绝对会严惩罪犯,给我女儿一个公道。”希望法律能给这位心碎的母亲一个公正的交代,也让紫雅能够安息。 你觉得在这种情况下,精神疾病的鉴定应该如何进行才能确保公正?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看法。 来源:北京时间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