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为什么有很多人不信鬼神,却信上了毛泽东?   1950年,淮河泛滥,无数百姓流离

为什么有很多人不信鬼神,却信上了毛泽东?   1950年,淮河泛滥,无数百姓流离失所。当灾情报到北京,毛泽东看着报告,当场就哭了。   他不是那种轻易掉泪的人,但一牵扯到老百姓的疾苦,他就绷不住。   他一连四次批示周恩来,要求必须把淮河给治理好。于是,新中国第一条大规模治理的大河工程,就这么启动了。   你可能会说,这只是人之常情。   可问题是,这种“人之常情”贯穿了他的一生。三年困难时期,全国人民都在勒紧裤腰带。   当他看到农民吃的窝头里掺着粗糠,难以下咽时,他又一次流泪了。   他没光顾着伤心,而是掰了一块窝头,分给身边的工作人员,说:“你们都吃一吃,看这叫什么饭!”   从那天起,他自己连续七个月没吃一口猪肉。   一个身居最高位的人,能和最底层的农民同甘共苦到这个份上,这事儿就不简单了。   说到这儿,你可能会觉得,这是一种高明的政治策略。其实没那么简单。   因为他不仅自己这么做,他还用制度来保证大家都能过上好日子。   解放前,中国绝大多数农民连一寸属于自己的土地都没有。   1950年,《土地改革法》一出,全国3亿多没地、少地的农民,无偿分到了大约7亿亩土地。   几千年来压在农民头上的封建土地所有制,就这么被彻底干掉了。   他说得很直白,就是要“使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   光有地还不行,还得活得下去,活得健康。   江西余江县曾是血吸虫病的重灾区,老百姓苦不堪言。   1958年,当毛泽东得知这个“瘟神”终于被送走后,他高兴得睡不着觉,半夜爬起来写下了那首著名的《七律二首·送瘟神》。   诗里写“六亿神州尽舜尧”,在他眼里,人民群众才是真正的英雄。   他还发现,全国最好的医疗资源都集中在大城市,占人口绝大多数的农民却看病难。   他很不满意,直接批评说:“要把医疗卫生工作的重点放到农村去!” 这句话,改变了后来几十年中国农村的医疗面貌。   他似乎有一种本能,总是能精准地站到绝大多数普通人那一边。   当然,要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光靠感情和政策还不够,还得有铁腕。新中国刚成立,一些干部就开始腐化堕落。   毛泽东直接发动了“三反五反”运动,他说:“不进行这一正义的斗争我们就会失败”。   对于那些大贪污犯,他的态度很明确:“要法办”。   他自己呢?他的睡衣上打了好几十个补丁,还在穿。   亲戚想来北京沾点光,他直接一封电报打回去,让湖南省委对杨开慧的哥哥杨开智“不要来京,按能力分配工作”。   在公与私这个问题上,他分得比谁都清楚。   那么,这一切力量的源泉是什么?   毛泽东自己给出了答案:“真正的铜墙铁壁是群众,是千百万真心实意拥护革命的群众。”   长征路上,红军在遵义停留了12天,就扩军了四五千人。为什么?因为老百姓看到了,这是一支为他们打天下的队伍。   这种对人民的依靠,最终凝聚成了让世界震惊的力量。抗美援朝,面对武装到牙齿的美军,他力排众议决定出兵。   最终的结果是,美军总司令克拉克无奈地说:“我是美国历史上第一个在没有取得胜利的停战协定上签字的司令官。”   这一战,为新中国打出了几十年的和平,也打出了中国人的民族尊严。   开国大典上,他向全世界宣告:“我们的民族将再也不是一个被人侮辱的民族了!”   更让人想不到的是,为了这份事业,他付出了常人难以想象的代价。   他的一生中,有六位亲人牺牲,包括他的妻子杨开慧和长子毛岸英。   当毛岸英牺牲的消息传来,他沉默了很久,然后缓缓地说:   “打仗总是要死人的嘛!岸英是一个普通的战士,不要因为是我的儿子,就当成一件大事。”   他把自己的儿子看作“普通战士”,却把人民看得比天还大。   他一生中,写得最多的两个字是“人民”,最有影响力的题词是“为人民服务”。   在他心里,干部子弟就不该有特殊待遇,教育就应该公平。他最警惕的,就是出现“脱离群众的贵族阶层”。   所以,当他在天安门城楼上,面对着山呼海啸的人群时,他喊出了那句石破天惊的话:人民万岁。   现在,再回到那个问题。为什么人们“信”他?   因为他把人民的疾苦当成自己的疾苦,把人民的希望当成自己的理想。   他用一生的行动证明,他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让普通人能活得有尊严、有盼头。   这种“信”,与其说是信仰,不如说是一种历史的记忆和情感的共鸣。   它根植于7亿亩土地,根植于被治好的淮河,根植于无数普通人命运的改变。   这,就是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