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苏德两军在东线战场上给大家展示了工业化时代大规模战争中,人命就如蝼蚁,像刚开战的

苏德两军在东线战场上给大家展示了工业化时代大规模战争中,人命就如蝼蚁,像刚开战的41年,从6月到12月,在短短6个月时间德军用80万人损失,干掉了450万苏军。算下来平均每个月德军损失10余人,苏军损失75万人。 说起二战,东线战场那就是个活生生的绞肉机,工业化打仗的残酷劲儿全露出来了。想想看,坦克飞机大炮成群结队上,补给线拉得老长,士兵们像机器零件一样被扔进战场,死了就换新的,压根儿不把人命当回事儿。1941年夏天,德军突然撂下巴巴罗萨行动的命令,近300万德军加上盟友的部队,从波罗的海一直冲到黑海,足足1800公里战线,目标直奔莫斯科、列宁格勒和乌克兰油田。苏军当时西部边境上就摆着228个师,总共260万兵力,可装备老旧,指挥还乱套,德军闪击战术一上来,包围圈一个接一个,基辅那场就抓了66万苏军俘虏,明斯克也丢了,短短几个月,苏军损失了飞机4000多架,坦克2万多辆。德军呢?推进快是快,但补给跟不上,坦克坏了修不好,士兵拉肚子拉到腿软。到12月,莫斯科城外,苏军西伯利亚部队顶上来,德军冻得直哆嗦,推进到克里姆林宫才30公里就卡壳了。这六个月,德军伤亡大概83万,苏军直接四百万多,其中不少是饿死在战俘营里的。平均每月,德军丢13万,苏军75万,这数字听着就让人脊背发凉。工业化战争就这样,火力猛,机动强,但人命贱得像炮弹壳子,用光了再造。 你要是拿东线跟之前那些仗比,就知道这规模多变态。波兰战役,德军1939年9月闪击,伤亡才3.8万,法国1940年5月,阿登森林一穿,15.6万伤亡,加起来也才19万多。可东线头两个月就顶上去了。哪怕一战那场凡尔登绞肉机,1916年2月到12月,德法两边扔进去239万兵力,死25万,伤50多万,总伤亡70多万,足足10个月。东线呢?随便一场会战就超它好几倍。从1941到1945,四年工夫,东线打出近20场200万以上兵力的超级会战,平均三四个月一场。莫斯科保卫战,苏军125万对德军180万,德军推进到城外就崩盘,苏军反推200多公里,德军伤亡83万。斯大林格勒1942年7月到1943年2月,苏军250万主力加50万预备队,对德军140万加58万仆从军,街头巷战打成废墟,双方死伤200万出头,德军第6集团军全军覆没,保卢斯元帅投降那会儿,手下9万多人,活下来的就剩几千。第聂伯河会战1943年,苏军263万对德军124万,苏军五个方面军硬是跨河推进,伤亡177万,但德军防线全破。同期斯摩棱斯克,苏军125万对德中央集团军群85万,又是场硬仗。右岸乌克兰会战,苏军220万对德95.7万,德军南翼彻底漏风。这些会战不是小打小闹,每场都上百万兵,坦克几千辆,飞机上千架,工业机器全开动,工厂日夜赶工,士兵源源不断补上前线。东线苏军常年保持600到800万规模,德军260到340万,还不算近百万仆从军,每个月伤亡几十万,还能接着运动战、攻坚战、突破战干。工业化这玩意儿,让战争从人力拼到机器拼,但底层还是人命填的坑,填不满就输。 东线这仗打得那么狠,根子在工业化怎么把人命变消耗品。德军起步时,坦克集群、俯冲轰炸机、闪击战术,推进速度一天几十公里,苏军边境阵地一炸就散架。苏军呢?工业化起步晚,坦克T-34是好货,但数量少,训练也跟不上,斯大林大清洗还把不少将领整没了,开战头几个月,包围战一打一个准,俘虏上百万。德军以为速战速决,希特勒下令不留俘虏,战俘营里饿死冻死几百万苏军,这不光是军事,还带种族灭绝味儿。苏军后来学聪明了,朱可夫那种大将领,专搞深度防御和反包围,预备队藏后头,一看德军拉长补给线,就两翼包抄。工业化让后勤成关键,德军油料弹药拉不过来,冬天坦克冻住,苏军却从乌拉尔工厂源源不断出T-34。斯大林格勒那场,德军围城,苏军不退,寸土不让,双方扔进去500万兵,伤亡200万,德军仆从军罗马尼亚意大利的先崩,补给断绝,士兵啃皮带过日子。库尔斯克1943年,德军豹式坦克上场,苏军挖了上万公里反坦克壕,火炮几千门齐轰,坦克大战一天就报销上千辆,苏军伤亡86万,德军也丢50万,从此德军转守势。东线特点就是规模大,持续猛,工业支撑下,双方都不惜血本,德军82%的伤亡全在这儿,5.3百万总损失中东线占4百万。苏军更惨,卫国战争总伤亡2960万,死682万,平民也搭进去上千万。跟西线比,诺曼底登陆盟军伤亡20多万,东线一场会战就超它十倍。为什么?东线地广人稀,补给线长,冬天夏天都折腾人,意识形态还掺和,德军视苏军为劣等,杀红眼,苏军报复心切,俘虏都不放过。工业化战争就这样,科技越猛,人命越不值钱,坦克轧过去,飞机炸平了,继续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