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1734年,康熙的皇长子胤褆被囚禁26年后,63岁病逝,留下二十九个孩子。雍正得

1734年,康熙的皇长子胤褆被囚禁26年后,63岁病逝,留下二十九个孩子。雍正得知后,冷冷地说了一句:“大阿哥可真行,被关了这么多年,啥事不干,就知道生孩子!” 雍正的这番话听着带刺,却又藏着几分说不清道不明的意味,像是嘲讽,又像是羡慕......这位铁血帝王为了治国耗尽心血,子嗣单薄,而被圈禁的胤褆却能儿女成群,安享天伦。   要说胤褆这一生,真是从云端跌进了泥里。他拥有皇长子的身份,是康熙眼中的骄傲,是朝臣们暗中押注的对象。可谁能想到,即便是这样的地位,也能从亲王沦为阶下囚。   然而令人感慨的是,这场看似绝望的圈禁,竟成了胤褆的保命符。外面的兄弟为了皇位杀红了眼,而被关在府里的胤褆,却成了雍正眼中“毫无威胁”的存在。   在封建皇权下,一个沉迷儿女情长、不问政事的“废人”,远比一个心怀野心的皇子安全得多。胤褆用这种方式向康熙、向雍正传递着“我已无心争权”的信号。 或许有人会嘲笑他没骨气。可在动辄掉脑袋的皇权斗争中,活着才是硬道理。胤褆心里比谁都清楚,自己的政治生命已经终结,与其做无谓的抗争,不如用血脉的延续证明自己的存在。   他热衷于给每个孩子起名,那些密密麻麻的名字册子,是他对家族存续的执念。说到这,您可能要问,一个被圈禁的皇子,为何还能继续享受荣华富贵?这就不得不说清朝宗室制度的微妙之处了。   胤褆虽然失势,但仍是爱新觉罗的血脉、康熙的亲生儿子。宗人府按规定要保障他的基本生活,包括婚姻和子嗣。所以每隔一阵子,就会有新的女子被送进他的府邸。   高墙内的日子,其实比我们想象的要“丰富”些。据《清实录》里零星的记载,胤褆的圈禁地是他原来的郡王府,只是加强了守卫,不得外出。   但他依旧可以在府内自由活动,有自己的厨房、花园、小书房。每天,妻妾们轮流陪他用膳、看戏、玩闹、解闷儿;逢年过节,宗人府还会送来例行的赏赐。   雍正得知胤褆死讯时,心情想必是复杂的。他们曾经是兄弟,也是竞争对手。如今他稳坐龙椅,而那个曾经最年长的哥哥却这样悄无声息地走了。   胤褆死后,雍正准许以贝子礼下葬。这算是给了这位长兄最后的体面。他的子女们大多平安长大,女儿们嫁给了八旗子弟,儿子们也在朝中谋了差事。这支血脉,就这样延续了下来。   回头想想,胤褆这二十九年,何尝不是一种另类的抗争?在失去一切政治希望后,他用最原始的方式证明着自己的存在:生育,繁衍,让血脉延续。   比起那些死于非命的兄弟,他虽失去了自由,却换来了子孙满堂,得以63岁善终,这本身就是一种胜利。对此你有什么看法?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皇权 历史   信息来源: 《清实录》、《清史稿》 文|墨海 编辑|史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