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1938年,大汉奸陶锡三在家里宴请日军。突然,她听到女儿哭喊着:"救命啊,救命啊

1938年,大汉奸陶锡三在家里宴请日军。突然,她听到女儿哭喊着:"救命啊,救命啊!"陶锡三跑过去一看,几个鬼子正在撕扯她女儿的衣服……   1948 年南京破庙里,陶锡三蜷缩在草堆里断了气,身边扔着被撕烂的伪立法委员证件。   这个曾住着豪宅、讨好日军的汉奸,到死连口热饭都没吃上,更没人来送终。   他的一生,从清末富商子弟到遗臭万年的汉奸,藏着太多背叛与算计。   1875 年,陶锡三出生在南京富商家庭,父亲靠做茶叶生意攒下家底。   他从小读私塾,却没学多少家国大义,反而对经商算计格外上心。   20 岁时,他接手家里部分生意,靠着钻营很快把产业扩大,成了南京小有名气的商人。   那时的他,虽看重利益,却还没走上背叛国家的道路。   1905 年,30 岁的陶锡三受父亲影响,东渡日本留学,这成了他人生的转折点。   在日本,他迷上当地文化,甚至觉得 “日本制度优于中国”,渐渐生出亲日思想。   留学归来后,他利用人脉当上江苏省咨议局议员,却没为百姓做过几件实事。   反而借着身份,和日本商人频繁往来,为日后投敌埋下伏笔。   1923 年关东大地震,陶锡三已成为南京红卍字会分会会长。   他不顾国内百姓疾苦,卖力组织捐款,甚至自掏腰包给日本送救济物资。   1927 年关西地震,他再次故技重施,对日本灾民 “关怀备至”。   有人劝他 “日本对中国野心不小”,他却反驳 “商人应不分国界”,实则早已忘了家国。   1937 年南京沦陷前,陶锡三的亲日思想彻底变成实际行动。   他偷偷给日军送情报,标注中国军队防御工事和难民聚集点,成了日军的 “眼线”。   南京城破当天,他剃掉胡须、换上和服,主动去日军司令部表忠心。   为求伪职,他还带着日军搜捕抗日志士,邻居家儿子只因说 “鬼子必败” 就被他绑走。   1938 年,63 岁的陶锡三当上伪 “南京市自治委员会” 会长,开始疯狂迫害同胞。   他下令烧毁难民区棚屋,美其名曰 “整顿秩序”,实则为日军腾出建军营的地。   成立 “征粮队” 抢百姓粮食,连老人的救命粮都要夺走,全部交给日军。   有百姓反抗,他亲自用鞭子抽打,还打断反抗者手指,说 “敢抗皇军就是找死”。   同年元宵节,陶锡三在豪宅摆宴讨好日军,挪用难民救济粮当宴席食材。   席间他举杯谄媚,说 “皇军驻南京是百姓之福”,却没料到后院出事。   女儿被鬼子撕扯衣服哭喊,他面对刺刀不敢反抗,反而磕头求救。   日军长官一句 “送我吧”,让他看清自己连狗都不如,却仍没悔改。   1940 年,陶锡三托关系加入汪精卫伪政权,当上伪立法委员。   他起草《物资统制条例》,把盐、布等生活必需品划归日军管控,害百姓生活更难。   还积极提议 “清剿抗日分子”,手上又沾了不少同胞的血。   可日军仍不把他当人,常派士兵去他家抢劫,古董、家具被搬空。   1945 年抗战胜利,陶锡三想卷款逃跑,刚到城门就被百姓堵住。   愤怒的百姓围着他打骂,控诉他烧棚屋、抢粮食、害亲人的罪行。   南京首都高等法院提审他时,控诉信堆成小山,他的罪行昭然若揭。   最终,他的家产被没收,虽因 “年迈” 免死,却成了人人喊打的过街老鼠。   此后两年,陶锡三只能躲在破庙里苟活,靠乞讨为生,受尽白眼。   有人认出他是 “陶汉奸”,还会朝他扔石头,骂他 “背叛国家的狗”。   1948 年 4 月,他在饥寒交迫中病逝,结束了这充满背叛的一生。   陶锡三的经历证明:背叛国家与同胞的人,纵有再多算计,也终将落得凄惨下场,被永远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     参考资料:京红卍字会陶锡三会长与南京大屠杀 陶远, 日本侵华史研究, 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