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四年过去了,泽连斯基为了乌克兰四处奔波,但这个星期五,他终于公开表示,乌克兰从今

四年过去了,泽连斯基为了乌克兰四处奔波,但这个星期五,他终于公开表示,乌克兰从今天起,将面临艰难的选择,要么失去尊严,要么失去合作伙伴。 麻烦看官老爷们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打了四年仗,泽连斯基终于松口了,这个周五他当着镜头坦言,乌克兰要站在十字路口了,一边是国家尊严,一边是所谓的“合作伙伴”,怎么选都像在刀刃上行走。   2025年11月这波俄军攻势太狠,450架无人机当先锋,45枚导弹精准砸向电力网,一夜间全国六成电力瘫痪,好几座火电厂直接被炸成了平地。   俄军的套路一套接一套,先用无人机探路,再用导弹攻坚,最后还玩“诱敌抢修”的把戏,卡缅斯克水电站24小时内挨了两炸,抢修队根本不敢靠近。   现在基辅市民每天停电超12小时,暖气早没了影,大家裹着厚棉袄在黑夜里挨冻,黑市上的天然气价格一下子涨了三成,连取暖都成了奢侈事。   老百姓冻得发抖时,能源腐败丑闻又爆了,国有核电大佬和政客勾结,借着修设施吞了1亿美元回扣,总统亲信卷钱跑路,搜出的美元堆成山,还有刺眼的金马桶。   此时“欧洲粮仓”彻底慌了,以前每年能卖4000多万吨谷物,现在出口砍了三分之一,玉米更是跌了一半多,黑土区埋着满地雷,将灌溉系统炸烂,导致明年收成根本没谱。   前线全靠联合国粮援,罐头肉成了稀罕物,普通家庭一个月顶多买两三公斤猪肉,价格是战前的两倍,肚子都填不饱,谁还顾得上别的。   民生早就垮了,全国35%的人没工作,收入拦腰砍了六成,基辅两口子的生活费比战前翻了一倍多,70%的学校躲进防空洞,孩子课间练的是躲导弹。   超六成民众有心理创伤,孩子们眼里全是恐惧,这个国家的未来,正被饥饿和炮火一点点啃食,曾经的生机早就没了踪影。   兵源更是耗干了,“抓壮丁”成了日常,18到65岁男性都要当兵,连HIV感染者、肝炎患者都能入伍,女性医护也被强制登记,街头到处是征兵面包车。   英国记者去前线,乌克兰翻译当场被拉走当兵,只发了句“我完了”就彻底失联了;联合国大使的保镖执行任务,也被直接带走,即便大使求情都没用。   有钱人家花几万格里夫纳买免役证明,没钱的只能硬着头皮上,新兵没练几天就送前线,这样的兵源,怎么撑得起一场持久战。   西方的援助说断就断,特朗普政府直接冻结援助90天,承诺的武器大多没兑现;欧盟更绝,不发常规贷款了,要靠冻结的俄资产搞“类补贴”,钱还到不了账。   乌克兰每月要填30亿美元窟窿,全年赤字350亿,西方援助到账率不足一半,德国承诺的180辆“豹2”坦克,能打的不足40辆,急需的武器只够三成。   更离谱的是,半年就有2.3亿美元武器“失踪”,最后流到中东黑市,这些本该救急的装备,成了贪官敛财的工具。   特朗普抛出的“28点和平计划”,成了压垮泽连斯基的最后一根稻草,明着劝和,实则逼乌克兰割地,要承认克里米亚和乌东四州归俄,还要划缓冲区。   经济上更狠,要用1000亿冻结的俄资产搞重建,却要抽走一半以上利润,还要掌控乌克兰的天然气和稀土,这哪是和平计划,分明是抢家底。   四年战争白打了,无数人牺牲的尊严荡然无存;不接受吧,美国停援,欧盟散伙,乌克兰连这个冬天都熬不过去。   说到底,这就是小国在大国博弈里的无奈,你想守着尊严,老百姓却要吃饭取暖;你想靠合作伙伴,人家要的是你的土地资源,不是你的死活。   泽连斯基的两难,早不是他一个人的选择,而是被战火和利益裹挟的乌克兰,早已没了选择的余地,这才是最残酷的现实。 信源:新华社《乌克兰局势发展报告(2025)》、《人民日报》国际版“聚焦俄乌冲突”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