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超市买牛肉,你看到的是什么颜色? 浅红色?一位美国农场主说,这颜色不对。 包装里渗出的红色液体,不是血,那是肌红蛋白。一种给肌肉储存氧气的蛋白质。 动物越是自由放养,经常走动,肌红蛋白含量就越高。所以,天然牧场的牛肉,颜色是深沉浓郁的。工业化养殖的牛,活动受限,肉色自然就浅。 这背后是两种完全不同的生产模式。 一种是尊重自然规律。另一种是追求效率和利润最大化。 再看饲料。天然牧场的牛,一辈子吃草,冬天也只吃没喷过农药的干草。这意味着你吃到的肉,没有化学残留。 而所谓的“草饲牛肉”,很多在最后阶段会被喂食谷物催肥。这会彻底改变牛肉的营养成分。 就像鸡蛋。工业化养殖的鸡,蛋黄是浅黄色的,一打就散。散养鸡,吃草吃虫,蛋黄是明亮的金黄色。 差别在哪?叶绿素。 阳光通过光合作用储存在草里,鸡吃了草,营养就转移到鸡蛋里。你吃下这个鸡蛋,等于间接获得了太阳的能量。 问题来了。 当大型农业公司和跨国食品巨头控制了供应链,它们的标准是什么?是消费者的健康,还是股东的利润?它们用精美的包装和营销,让所有产品看起来都一样。 但阳光、牧场和天然食物带来的营养,是流水线无法合成的。食品标签上的信息往往模糊不清,甚至具有误导性。“天然”、“草饲”这些词,背后有多少猫腻? 下次买食物,别只问它来自哪里。 要问,它是怎么长大的。附图牛肉馅照片右边是超市牛肉,左边是农场牛肉。 动物的肌红蛋白含量与它们的活动量呈正相关。 原因在于: 肌红蛋白的功能 肌红蛋白(Myoglobin)是一种存在于肌肉细胞中的蛋白质,主要功能是储存和运输氧气。它含有血红素基团,能与氧气可逆结合。 需氧代谢与活动 经常活动的肌肉,特别是进行耐力型、有氧运动(如自由放养动物的日常走动)的肌肉,需要持续的氧气供应来进行有氧代谢,从而产生能量(ATP)来维持长时间的收缩。 肌肉适应性 为了满足这种较高的氧气需求,动物的肌肉会进行适应性改变,其中就包括增加肌红蛋白的数量,以及增加线粒体的数量和毛细血管网络密度,以提高肌肉的需氧能力和抗疲劳能力。 实际应用中的体现: 红肉与白肉 肌红蛋白含量越高,肉的颜色就越深(越红)。因此,经常运动的肌肉(如牛、羊的肌肉)通常是红肉,而活动较少的肌肉(如鸡胸肉、鱼肉)则是白肉。 放养动物 自由放养的动物(如走地鸡、牧场牛羊等),由于活动范围广、活动量大,其肌肉中的肌红蛋白含量通常高于集约化养殖、活动受限的同类动物。这也使得它们的肉质通常更有风味,但可能不如圈养动物的肉那样细嫩。 简而言之,运动量是影响动物肌肉肌红蛋白含量的关键因素之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