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红楼梦》的原作者不得志吗?不是的。 虽然中国古代文人,常常是不得志、或者说,是

《红楼梦》的原作者不得志吗?不是的。 虽然中国古代文人,常常是不得志、或者说,是怀才不遇的。但《红楼梦》的作者真不是这样。从一开篇他就说得明白:“无才可去补青天”:他不是有才而得不到明主赏识,而是根本就“无才”。 当然,在我们看来:“没有才华的人,怎么可能写得出《红楼梦》这样的传世奇作?”所以不免怀疑他说的“无才可去补青天”只是自谦。 其实并非如此。就像贾宝玉那么喜欢写诗填词,却被人摒击“不好读书”、自己也以“不好读书”自居一样,宝玉喜欢读的书,和当时社会要求他读的书,完全不是一回事。《红楼梦》作者的写作才华,在当时,也是不被社会认可的。 当时社会认可的是“仕途经济的学问”、“为官作宰”“应酬世务”的本领,就算不能“学成文武艺,货于帝王家”,也要谋生糊口。而贾宝玉折射出的作者意愿,却是“我能够和姊妹们过一日是一日,死了就完了,什么后事不后事”。 《红楼梦》作者,或者说《红楼梦》中的宝玉,就是打定了主意,不肯走社会正途、世人认可的那条路。是他不肯与社会、权力、统治者合作,而不是社会、权力、统治者不欣赏重用他。这怎么能叫“不得志”或“怀才不遇”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