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全运会落幕那天,刷到陈梦领金牌的视频,突然就懂了为啥大家总说“谁的四年不是四年”

全运会落幕那天,刷到陈梦领金牌的视频,突然就懂了为啥大家总说“谁的四年不是四年”。 镜头里她攥着球拍鞠躬时,胳膊上的肌肉线条还绷着,跟三年前东京奥运夺冠时比,眼神里多了层沉淀下来的稳。有人说她这届全运会上的球路比以前“狠”,其实不是狠,是清楚——知道什么时候该收,什么时候必须往前冲,像极了她自己说的“赛场上,暂时听我的”。 想起她东京夺冠后被问“会不会怕后面的年轻选手追上来”,她当时笑了笑,说“怕啥?我的巅峰还没到呢”。那股子劲儿,跟这次全运会她3:0赢球后,对着镜头比的那个“1”的手势,一模一样。 有人总说竞技体育吃青春饭,可陈梦偏要把“四年”过成阶梯。2021年东京拿首金时,多少人说“她运气好”;2024年巴黎卫冕,又有人说“该让给新人了”。结果呢?全运会女团决赛,她顶着压力打满五场,最后一个球落地时,握着球拍的手都在抖,可眼神亮得惊人。 这哪是运气?是把别人喊“该退役了”的声音,全变成了练球时的背景音。每天加练的半小时体能,赛后缠着教练复盘到深夜的战术笔记,还有那些被拍到在训练馆走廊里啃面包的镜头——哪有什么“天生冠军”,不过是把“四年”拆成了一个个清晨和深夜,往死里熬。 最戳人的是颁奖礼上,她跟山东队队友抱在一起哭。以前总觉得她赛场上冷着脸像块冰,原来卸下球拍也会红着眼圈。后来看采访才知道,她决赛前发着低烧,队医劝她休息,她就往太阳穴抹风油精,说“这点烧,烧不掉金牌”。 这届全运会被说“干净”,大概就是因为这样——该赢的人凭着硬实力站在领奖台上,没人靠歪门邪道,没人搞小动作。就像陈梦说的,“权力之内你们做主,赛场上对不起,暂时听我的”——实力这东西,从来由不得别人指手画脚。 刚才翻到她三年前的采访,记者问她想给四年后的自己说句什么。她对着镜头笑,说“别怂”。现在看来,她做到了。不仅没怂,还把每个四年,都走成了上坡路。 突然觉得,咱们普通人的日子,其实也像这四年一届的赛场。总有人说你“该稳定了”“该退让了”,可真要往前走,还得学陈梦这股劲儿——不管别人怎么说,先把自己的实力练硬了。毕竟,能替你撑腰的,从来不是运气,是你藏在汗水里的底气。 你们说,下一个四年,她会不会还带着球拍,站在最显眼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