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广西南宁,87岁老太因病住院,不久,家属接到医院电话,说老太去世了,家属将遗体接

广西南宁,87岁老太因病住院,不久,家属接到医院电话,说老太去世了,家属将遗体接回安葬完毕,医院又打来电话,说:搞错了,老太还活着!原来,下葬的是另一位73岁阿婆,阿婆家属找不到老人遗体,头都大了!弄清楚原因后,医院给了两家赔偿,后续,两家家属作出了令人意外的选择。 人能犯多大错?有的错误,简直错到离谱,2022年12底,就发生了一件老人“死”而“复活”的事,让人难以理解。 这一年,87岁的尹婆婆生病了,住进了一家医院治疗。 然而,没多久,她的家人接到了医院打来的电话,说尹婆婆去世了! 老人突然离世,家属有些猝不及防,凌晨时分,带着悲痛匆匆赶到医院,去接老人的遗体。 在昏暗的灯光下,家属看到老人的发型、长相像是自家老人尹婆婆。 而且,让他们确定的是老人手脖子上的手环信息,还有殡葬证信息上都写着尹婆婆的名字,便没有过多怀疑。 家属确认后,就将尹婆婆拉回农村老家了,两天后,便给她举办了下葬仪式,想让老人入土为安。 可万万没想到的是,葬礼刚办完没多长时间,医院又给尹婆婆家属打来电话,说:“搞错了,尹婆婆还活着呢!” 家属都懵了,这个消息不亚于晴天霹雳,既然尹婆婆还在人世,那下葬的是何人?难道弄错了? 原来,尹婆婆家属下葬的那位老人,也是与尹婆婆同住在一家医院的黎婆婆,这位老人73岁,也是生病住进医院。 黎婆婆去世后,不知怎么,被尹婆婆家属接回,而,黎婆婆家人在医院找不到老人遗体心急如焚。 黎婆婆的儿子孙先生为这事急的不行,他感觉头都大了,脑子里一片空白,不知如何是好。 可两位老人信息怎么会弄错?去世的黎婆婆手上的手环信息为什么写着尹婆婆的名字? 其实,是医院错把尹婆婆的信息,套到了黎婆婆的身上,两个老人年龄相差14岁。 让人无语的是,医院还曾指责家属“连亲妈都不认识。” 这荒唐的一幕就这样在现实中上演了。去世的黎婆婆就这样被尹婆婆家属安葬到了老家的田地里…… 黎婆婆家属却面临无法安葬老人的窘境。 然而,这荒唐的一幕只是暂时落下帷幕,事情还远远没有结束…… 事情发生后,多方进行了调解。 这件事从法律上,医院是存在责任的,而尹婆婆家属也有一定责任。 《民法典》第1165条规定:行为人因过错侵害他人民事权益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医院将两位老人信息搞混,导致尹婆婆“被死亡”、黎婆婆“被下葬”,是整起事件的根源。 医院在信息管理、遗体确认等环节存在严重疏漏,导致两家人误认遗体并引发社会关注,属于重大医疗管理事故。 那么,双方的责任该如何划分呢? 医院作为过错方,需对两家人承担主要赔偿责任。 但尹婆婆家属在确认遗体时未仔细辨认,比如仅依赖手环和殡葬证就确认老人是尹婆婆,存在一定过失,可减轻医院部分责任。 医院误报尹婆婆死亡,导致家属办理丧葬事宜,产生火化费、丧葬费等经济损失。 经过调解后,医院分别给尹婆婆家属和黎婆婆家属支付了数万元赔偿。 2025年11月26日,黎婆婆的儿子孙先生说,他的母亲黎婆婆还安葬在尹婆婆老家的田地里。 等他选好地方后,再将母亲二次安葬。 关于这件事后,孙先生也讲述了后续,他和尹婆婆家人并没有陷入仇恨和纠纷之中,他们反而相处的像亲戚一样。 尹婆婆的孩子认了黎婆婆为干娘,而孙先生也认了尹婆婆为干娘。 他管尹婆婆的儿子叫哥哥,对方则叫他弟弟,这种互认干亲的举动,让原本陌生的两家人,变得亲密无间。 遗憾的是,尹婆婆出院一年多后,还是没有战胜病魔,离开了人世。 孙先生说,他和家人都去参加了尹婆婆的下葬仪式。 如今,孙先生和尹婆婆家人保持着密切的联系,逢年过节,他们会相聚一起,吃吃饭,聊聊天,分享着生活中的喜怒哀乐。 孙先生还说,两位老人生前同住在一家养老院,生病后,又都转入某医院住院治疗,也许这相似的经历,能让两家人更容易产生共鸣和理解。 而且,孙先生家和尹婆婆家离着也就十来公里,他们之间走动也很方便。 2025年11月26号,记者联系了这家医院,对方表示此事已经解决,没有上法院,不过,对方也表示,事情已经过去了,不想在提了。 最后,这种互认亲情的举动,从情理上来说,是一种超越了血缘的大爱和宽容。 两家人没有被医院的失误和曾经的矛盾所束缚,而是选择了放下过去,珍惜眼前的缘分。 他们认可干亲,互相走动,让曾经的痛苦和矛盾都化为了乌有。 它让我们看到了人性的美好和善良,也让我们相信,在互相尊重和理解中,即使在最荒诞的困境中,人们也能够找到温暖和希望。 关注@福康说法 从日常点滴学法律,生活安稳更有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