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红是我从小一起长大的同乡发小。她十八岁那年一个人南下广州打工,没背景、没人脉,也没学历。别人打工是混口饭吃,她打工是为了一个梦——有一天能在这座城市买套自己的房。
她干过前台、客服、文员,工资永远不高,但每个月都能省出一大半。别人买衣服、吃火锅、看电影,她全都拒绝。她说:“我不怕吃苦,我就是想有个家,能开门进去、能开灯睡觉的那种家。”
从十八岁到二十七岁,她整整攒了九年。那一年,她终于凑齐了50万首付。她激动得给我打电话:“我真的能买房了。”声音里全是喜悦。
那套房在城郊,89平,总价270万,首付50万,贷款220万。签合同那天,她特意穿了件新衣服,还拍了张照片发朋友圈,写着:“终于在这座城市安了家。”
可没想到,刚交完房款不到一年,房价就像坐滑梯一样往下掉。她那套房,从270万跌到220万,等于一年的血汗钱全打了水漂。
“没事,我买来住的,不是炒的。”她安慰自己这么说。可现实更狠。公司业绩下滑,先是降薪30%,后来开始裁员。她侥幸留下,但工资从九千降到六千,奖金没了,任务翻倍。
那段时间,她每天都活在焦虑里。月供一万三,工资六千,靠信用卡、借呗、兼职拼命补。她白天上班,晚上写文案、周末送外卖,甚至在夜里做线上客服。
“我真的不想断供,我不想被人笑穷。”她跟我说。
可是,人再努力,也敌不过一连串的现实打击。去年她爸爸突发心梗住院,几万块医疗费像一盆冷水,把她最后的希望都泼灭了。
她打电话跟我哭:“我真的撑不下去了,每个月还贷那天,我都感觉自己被人掐着脖子。”
后来她去中介问行情,想看看能不能卖掉。中介看了一眼资料,摇头叹气:“现在卖,至少亏八十万。”
她当场就哭了。她九年攒下来的积蓄,九年的汗水,全都被市场吞掉了。
“我真不明白,我这么努力,为什么还是活成这样。”她哽咽着说。那一刻,我不知道怎么安慰她。
那几天她彻底失眠,整夜睁着眼看天花板。她说:“我现在一想到房贷就心悸,一想到未来就发冷。”
后来,她终于决定认亏卖房。她说:“我不要了,我只想喘口气。”
她准备回老家重新开始。她说:“我宁愿穷点,也不要再过这种提心吊胆的生活。”
听她说这话的时候,我心里一阵发酸。阿红那种人,是那种最踏实、最不怕苦的一类。可连她都被生活压垮了,那我们这些人,又能撑多久?
曾经我们以为,买房是人生的终点,是安稳的象征。可如今,越来越多的人发现,房子不是家,是牢笼。
它让人拼尽全力,只为能在城市留下一块立足之地;可当真买下它,却发现自己被月供、被利率、被焦虑困在原地。
阿红说:“我不怕穷,我怕再也爬不出来。”
那句话,我永远忘不了。因为那不是她一个人的恐惧,而是我们这代打工人的共同命运。
九年积蓄,换来一场梦;一场梦醒,换来彻底的绝望。她不是失败,只是被时代的浪潮推到了岸边。
而那些依旧在还贷的我们,只能低着头告诉自己——再撑一撑,也许明天会好一点。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