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忠实在《白鹿原》里写:“人心是个黑匣子,看不见摸不着,可一旦被欲望撬开,就再也关不上了。”
这部横跨半个世纪的史诗里,白鹿原上的男人们,有人守住了本心,活成了家族的脊梁;有人却被欲望吞噬,一步步走向下坡路。
世人总说,男人走下坡路是从抽烟喝酒、好吃懒做开始的。
可读完《白鹿原》才懂,这些不过是表面的懈怠。
真正能把一个男人拖入深渊的,是被欲望遮住双眼后,露出的 “散财败家” 的荒唐,和 “薄情寡义” 的凉薄。

鹿子霖曾是白鹿原上风光无限的人物。
作为鹿家的掌权人,他有田有地,有声望有地位,本可像白嘉轩一样,守着家族基业安稳度日。
可他偏被 “权欲” 和 “色欲” 迷了心窍。
为了压过白嘉轩,他不择手段,勾结土匪,陷害同族,甚至利用职权强占佃户的女人;
为了满足私欲,他把家族颜面抛在脑后,在村里乱搞关系,连同族的媳妇都不放过。
他以为欲望是能填满的沟壑,却不知欲望是越填越深的陷阱。
为了拉拢势力,他大把花钱请客送礼,家底渐渐被掏空;
为了掩盖丑闻,他又一次次妥协退让,最终被人抓住把柄,丢了官职,还落得个疯癫的下场。
陈忠实笔下的鹿子霖,到最后连自己是谁都分不清,只会在破庙里念叨:“我是鹿家的族长……”
现实中,多少男人重蹈鹿子霖的覆辙?
有人为了 “赚快钱”,铤而走险搞投机,结果血本无归;
有人为了 “争面子”,打肿脸充胖子,借高利贷撑场面,最后连累家人;
有人为了 “婚外情”,背叛妻子,掏空家产,落得妻离子散的下场。
他们总以为欲望是 “成功的动力”,却忘了欲望失控时,会变成最锋利的刀,把自己的人生割得支离破碎。
就像《白鹿原》里说的:“欲望这东西,像野草,你不除它,它就会疯长,最后把你连根吞掉。”
一个男人开始走下坡路,从不是因为偶尔抽几包烟、喝几杯酒,而是从他为了欲望丢掉底线的那一刻起。
底线没了,再光鲜的日子,也只是镜花水月,早晚会碎。

白孝文是白嘉轩的长子,本是白鹿原未来的继承人。
白嘉轩对他寄予厚望,教他读书识字,带他参与族事,把最好的资源都给了他。
可白孝文却被 “享乐欲” 拖入了泥潭 —— 自从被鹿子霖设计,尝过鸦片和美色的滋味后,他就像变了个人:
不再早起劳作,不再关心家族事务,每天躲在屋里抽大烟、找女人。
为了满足挥霍,他开始变卖祖产。
先是偷偷卖掉自己名下的几亩好地,接着又把妻子的嫁妆当掉,最后甚至想卖掉白家的祖宅。
白嘉轩气得吐血,拿着拐杖打他,他却振振有词:“我的日子我自己过,你管不着!”
短短几年,曾经的 “少东家”,就变成了连饭都吃不饱的乞丐,在街上跟狗抢食吃。
生活中,这样的例子并不少见:有人刚赚了点钱,就开始铺张浪费,买豪车、戴名表,没过几年就把积蓄花光;
有人染上赌博的恶习,输光家产还不罢休,借遍亲友的钱,最后躲债跑路;
有人被 “消费主义” 洗脑,月月透支信用卡,过着 “精致穷” 的日子,却从没想过未来。
他们把 “挥霍” 当成 “大方”,把 “透支” 当成 “潇洒”,却不知散财败家从来不是小事。
财富是一个人立足的根本,也是家庭的保障,一旦挥霍殆尽,不仅自己会陷入困境,还会拖累家人。
就像白孝文,若不是后来幡然醒悟,恐怕早就死在街头了。
一个男人开始走下坡路,往往是从他不懂得珍惜财富、肆意挥霍的那一刻开始的。
薄情寡义的冷漠,不是 “果断”,是众叛亲离的开始鹿子霖的 “薄情寡义”,在他对待家人的态度上体现得淋漓尽致。
他对妻子冷漠至极,妻子生病时,他不仅不照顾,还在外寻欢作乐;
他对儿子鹿兆鹏毫无父爱,只因鹿兆鹏反对他的做法,他就处处打压,甚至想过要置鹿兆鹏于死地;
他对同族的人更是无情,只要妨碍到他的利益,就算是亲戚,他也会毫不犹豫地算计。
最终,鹿子霖众叛亲离:妻子病死,儿子与他决裂,族人对他避之不及。
他疯癫后,偌大的鹿家,竟没人愿意管他,只能在破庙里苟延残喘。
陈忠实写鹿子霖的结局时,只用了一句话:“他死的时候,身边连个送终的人都没有。”
现实中,多少男人因为 “薄情寡义”,把身边的人都推走?
有人为了利益,背叛兄弟,踩着别人的肩膀往上爬;
有人为了 “新欢”,抛弃妻子,对孩子不管不顾;
有人对父母冷漠不孝,把养老的责任推给兄弟姐妹,自己却躲得远远的。
他们以为 “薄情” 是 “果断”,“寡义” 是 “清醒”,却不知人情是相互的 ——
你对别人冷漠,别人也会对你冷淡;你把别人推开,最后就只能独自面对风雨。
一个男人开始走下坡路,从不是因为他不够 “精明”,而是从他变得薄情寡义、不顾他人感受的那一刻起 。
没了人情的支撑,再强大的人,也会变成孤家寡人。
欲望会让人丢了底线,挥霍会让人没了根基,冷漠会让人没了依靠 。
这三样东西,只要有一样入了骨,人生就会开始走下坡路。
愿我们都能从《白鹿原》的故事里吸取教训:
控制欲望,守住底线,珍惜财富,善待身边人。
毕竟,一个男人真正的成功,不是赚了多少钱、当了多大官,而是能守住本心,让自己活得体面,让家人过得安稳。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