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放弃编制去私企的人,后来都后悔了吗?听听过来人的实话

这些年总有人纠结:“编制到底香不香?”“辞了铁饭碗去私企,将来会不会后悔?” 身边不少人真这么干过 —— 有从事业单位跳

这些年总有人纠结:“编制到底香不香?”“辞了铁饭碗去私企,将来会不会后悔?” 身边不少人真这么干过 —— 有从事业单位跳去互联网公司的,有从国企辞职去创业公司的,还有离开公务员岗位去连锁企业的。他们后来咋样了?真像有人说的 “肠子都悔青了”,还是活成了另一种精彩?其实没统一答案,但听完这几类人的经历,你大概能明白:选对选错,关键看 “你要啥”。

第一种:拼出 “加速度”,越干越有劲的

我发小阿哲,以前在县城人社局当科员,朝九晚五挺安稳,但干了三年就觉得 “一眼能望到头”。2019 年他咬咬牙辞了职,去省会一家做政务信息化的私企当项目经理。

刚去头半年,他差点没扛住 —— 以前写材料有模板,现在做项目要自己搭框架;以前下班到点走,现在赶进度常加班到半夜;以前工资按月准时发,现在收入和项目绩效挂钩,多劳多得少劳少得。但他说 “累归累,心里踏实”:第一年就凭几个优质项目拿了 15 万年终奖,是以前一年工资的两倍多;第三年升了部门总监,带十多个人的团队,还考了行业里的高级证书。

现在他偶尔也会怀念以前 “不用操心绩效” 的日子,但更多时候觉得 “选对了”:“以前总觉得自己没啥用,现在靠本事挣得多,还能学到真东西,这种成就感是编制给不了的。” 像阿哲这样的人不少,他们不怕挑战,想要更快的成长、更高的收入,私企的 “能者多劳、多劳多得” 刚好踩中了他们的需求,自然不会后悔。

第二种:撞了 “南墙”,悄悄想 “回头” 的

我表姐以前是乡镇小学的在编老师,嫌工资低、晋升慢,2020 年听人说 “教育机构挣钱多”,就辞了职去一家连锁教培机构当语文老师。

刚开始确实挣得多,旺季一个月能拿两万多,比以前工资翻三倍。可没过多久,教培行业遇冷,机构裁员,她被迫转去做课程销售。这下傻眼了 —— 以前只要把课教好就行,现在得天天给家长打电话推销课程,完不成业绩就扣钱。最难受的是 “不稳定”,去年机构又缩编,她担心随时会失业,私下跟我吐槽:“现在特怀念以前的编制,至少不用担心没工作,寒暑假还能安稳陪孩子。”

还有个朋友老周,从国企技术岗跳去一家创业公司,本想跟着老板干一番事业,结果公司资金链断了,不到一年就解散了。他在家待业三个月,才找到新工作,薪水比以前还低。那段时间他总说:“当初要是没辞掉国企的工作就好了,至少饿不着。” 这类人后悔,大多是没摸透私企的 “规则”—— 只看到高薪,没考虑行业风险、企业稳定性,等遇到挫折,就会怀念编制的 “安稳兜底”。

第三种:不好不坏,“选了就不回头” 的

我同事小林,以前在省图书馆当管理员,工作轻松但太 “闲”,她喜欢折腾,2021 年辞职去了一家文化公司做图书策划。

现在她的状态很 “中庸”:工资比以前高,但没高到离谱;不用像阿哲那样天天加班,也不像表姐那样担心失业;工作内容是自己喜欢的,能参与图书选题、和作者对接,比以前管书架有意思,但偶尔也会因为 “稿子改十遍还没过” 闹心。

有人问她 “后悔吗”,她总笑着说:“没啥后悔的,以前的工作像喝温水,舒服但没味道;现在像喝奶茶,有甜有苦,至少不单调。要是当初没辞职,我可能一辈子都不知道自己还能做这些事。” 像小林这样的人,他们清楚自己 “不要什么”—— 不要一眼望到头的平淡,也不要太激进的冒险,私企的工作刚好满足了 “比编制多一点挑战,比创业少一点风险” 的需求,所以谈不上后悔,只是 “选了一条不同的路,认真走而已”。

到底该不该辞编制?关键看这两点

其实从这些人的经历能看出来,“后悔不后悔”,从来不是 “编制好” 或 “私企好” 的问题,而是 “你是否清楚自己要啥”:

如果你想要 “稳稳的幸福”,怕风险、不喜欢高强度工作,那编制确实是不错的选择,辞了大概率会后悔;如果你想要 “更快的成长、更高的收入”,能扛压力、想折腾,那私企可能更适合你,只要选对行业和公司,大概率会越干越顺;如果你只是 “厌倦了当下的平淡,又没想清楚自己要啥”,那最好别冲动 —— 编制辞了难回头,私企也不是 “万能解药”,盲目跟风,很容易两边不讨好。

说到底,没有 “绝对正确” 的选择,只有 “适合自己” 的路。那些辞了编制不后悔的人,不是因为私企多完美,而是他们知道自己 “要什么”,也愿意为选择承担后果;那些后悔的人,也不是因为编制多香,而是当初选的时候,没看清自己的需求,也没预估到风险。所以与其纠结 “别人后悔不后悔”,不如先想清楚:你这辈子,到底想过什么样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