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身体出现4种不适,有可能是冠心病的征兆,该去做筛查了

《黄帝内经》有云:“上工治未病”,讲的是高明的医者善于在疾病萌芽时便加以干预。可生活里,不少人面对身体发出的异常信号,总

《黄帝内经》有云:“上工治未病”,讲的是高明的医者善于在疾病萌芽时便加以干预。可生活里,不少人面对身体发出的异常信号,总习惯用 “老毛病”“累着了” 来搪塞,直到小不适拖成大问题才追悔莫及。冠心病作为威胁中老年人健康的常见疾病,其实在发作前往往会通过身体的细微变化传递预警,只是这些信号常被我们忽略。

心脏宛如人体的“发动机”,持续为生命运转提供动力。而冠状动脉恰似至关重要的输油管道,精准地为这台“发动机”输送维持运转的“燃料”。当冠状动脉因脂质不断沉积而出现狭窄,进而导致心脏供血不足时,身体会渐次浮现出一些不适之感。这些不适并非突然降临,而是如同 “温水煮青蛙” 般慢慢显现,若能及时察觉并筛查,便能为心脏健康争取更多主动。

第一种可能出现的不适是胸部的闷胀感。这种感觉并非剧烈的疼痛,更像是胸口压了一块轻薄的棉花,在爬楼梯、快走等轻微活动后尤为明显,休息几分钟后又会逐渐缓解。很多人会把这种不适归为 “年纪大了体力下降”,却不知这可能是冠状动脉供血不足的早期表现。就像家里的水管开始出现细微堵塞,水流会逐渐变小,心脏在需要更多血液供应时,也会因血管狭窄而 “力不从心”,进而发出闷胀的信号。

第二种容易被忽视的不适是肩背或手臂的酸痛。这种酸痛并非因运动或劳累引发,往往没有明显诱因,可能是左侧肩膀发酸,也可能是左臂内侧隐隐作痛,有时还会伴随轻微的麻木感。不少人会误以为是颈椎问题或肌肉劳损,去做了按摩理疗却不见好转。这是因为心脏的神经与肩背、手臂的神经存在关联,当心脏因供血不足产生不适时,疼痛信号可能会通过神经传递到这些部位,形成 “放射痛”,这种情况在医学上并不少见,却常因部位不典型而被误诊。

第三种需要留意的不适是莫名的疲劳与气短。生活中,疲劳是很常见的感受,但如果近期没有增加体力劳动或熬夜,却总觉得浑身乏力,稍微活动一下就气喘吁吁,甚至在安静休息时也感觉呼吸比平时费力,就需要多加关注了。心脏作为血液循环的动力源,当它因冠状动脉问题无法高效工作时,全身器官的血液供应都会受到影响,身体为了保证重要器官的需求,会自动减少其他部位的能量分配,进而让人产生持续的疲劳感,同时为了获取更多氧气,呼吸也会变得急促。

第四种可能出现的不适是睡眠时的异常。夜间安寝之际,有些人会蓦地因胸闷、憋气而惊醒,需起身端坐或开窗吸纳新鲜空气方能舒缓;又或一躺下便感呼吸困窘,只能半倚枕头而卧,无法平卧酣眠。这是因为夜间平躺时,身体回心血量会增加,心脏的负担也随之加重,若冠状动脉本身存在狭窄,此时心脏供血不足的情况会更加明显,从而引发胸闷、憋气等不适。很多人会把这种情况归咎于 “卧室空气不流通”,却没意识到这可能是心脏发出的紧急预警。

当身体出现以上一种或多种不适时,不必过于恐慌,因为这些症状并非冠心病的专属表现,也可能是其他良性疾病所致,但这绝不意味着可以置之不理。及时去医院进行相关筛查,比如心电图、心脏超声、冠脉 CT 等检查,才能明确身体不适的原因。就像古代匠人通过观察器物的细微裂痕判断其是否完好,现代医学检查也能帮助我们尽早发现心脏健康的 “隐患”。

需要提醒的是,冠心病的发生与多种因素相关,如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吸烟、肥胖、家族史等,有这些危险因素的人群,更应关注身体的细微变化。同时,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清淡饮食、规律运动、戒烟限酒、心态平和,也是维护心脏健康的重要方式。健康从来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而是需要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细心呵护,唯有重视身体发出的每一个信号,才能更好地守护自己和家人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