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广汽集团
广汽集团传祺向往M8新车上市 搭载27个高规格传感器
上证报中国证券网讯(记者俞立严)10月16日,广汽集团旗下传祺向往M8车系全新车型—向往M8宗师,在2025中国国际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展览会上发布。新车上市指导价26.99万元起,综合补贴后24.99万元起。在发布会上,前中国男篮...
广汽集团冯兴亚:期待与京东、宁德时代的跨界合作结出创新硕果
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冯兴亚在发言时表示,当前,全球汽车产业正经历一场百年未有的深刻变革。中国的汽车行业正处于产业...冯兴亚表示,京东、宁德时代旗下时代电服和广汽集团共同推出的“国民好车”即将上线。...
一觉醒来,马云和王兴都沉默了,不是外卖市场不好干了,也不是股价下滑了而是刘
一觉醒来,马云和王兴都沉默了,不是外卖市场不好干了,也不是股价下滑了而是刘强东有新动作!这次京东玩得是真不小,直接拉上宁德时代和广汽集团搞起了“国民好车”,这组合拳一出来,谁看了不得说句“会玩”?别以为京东是跟风造车,人家精着呢!自己不碰生产,专门盯着咱们消费者想要啥,卖车这块也包圆了;广汽负责把车造得靠谱,宁德时代则攥着核心的电池技术,三家各出王牌,这不就是把“省心”俩字焊死在购车流程里了?现在跨界造车的不少,但大多都是单打独斗,这次三家巨头凑一起,明显是想打破以往买车的麻烦劲儿。我觉得这事儿最妙的是,京东把自己最擅长的自营服务优势嫁接到了买车里,以后说不定咱们在家就能像买家电一样轻松提车,不用再跟4S店磨破嘴皮子。你们觉得这次京东牵头的“国民好车”能成吗?要是真能做到省心又实惠,你会考虑入手吗?来评论区聊聊你的想法!
港股异动|联合京东、宁德时代推新车 广汽集团一度大涨超13%
上证报中国证券网讯(记者刘逸鹏)10月15日,广汽集团高开高走,盘中一度大涨超13%。截至10时35分,股价有所回落,广汽集团涨8.57%,报3.42港元/股。消息面上,10月14日,京东通过微博官宣,将联合广汽集团、宁德时代共同推出...
京东第一台车双十一发布10月14日京东宣布将联合广汽、宁德时代在京东11.11
京东第一台车双十一发布10月14日京东宣布将联合广汽、宁德时代在京东11.11期间正式推出一款神秘国民好车官方将在10月底将陆续开启内测版、大众版试驾活动11月9日新车正式官宣发布京东11月9日发布新车我跟你讲,最好最好不是找了台已有的量产版然后稍微稍微改吧改吧就上来凑数要不然我真的会生气的
广汽集团回应“京东新车发布”京东主要负责销售及售后服务等 各方暂无成立合资公司的打算
[广汽集团回应“京东新车发布”:京东主要负责销售及售后服务等各方暂无成立合资公司的打算]财联社10月14日电,针对京东联合广汽、宁德时代推出汽车的消息,《科创板日报》记者以投资者身份致电广汽投资者关系部门,接线人员...
京东双十一要卖新能源汽车?和宁德时代、广汽集团联合推出(有可能是换电车型),京东
京东双十一要卖新能源汽车?和宁德时代、广汽集团联合推出(有可能是换电车型),京东作为独家发售平台,也要参与生产制造?用户可以填写调查选择自己对车的外观、价格、配置等需求还挺好奇是什么样的流程京东双十一推出国民好车新能源汽车宁德时代广汽集团
昊铂A800,广汽迄今为止造的最美轿车,没有之一星源增程是当前头部增程智能驾驶能
昊铂A800,广汽迄今为止造的最美轿车,没有之一星源增程是当前头部增程智能驾驶能力,看牌照你就懂了昊铂的底盘,开过就懂(很多昊铂HL用户都是试驾后立刻下的单)今年年底前昊铂的钜献昊铂A800
清华大学教授欧阳明高说未来电动汽车将实现充电免费,甚至成为赚钱工具,这想法太酷了
清华大学教授欧阳明高说未来电动汽车将实现充电免费,甚至成为赚钱工具,这想法太酷了!目前车用磷酸铁锂电池性能不错,按单次续航500公里算,富余的循环次数电池包最大可储能“炒电”近15万度。车网互动是关键,到2050年,电动汽车保有量至少3.5亿辆,车载储能容量超240亿千瓦时,和中国当前每天消费总电量相当。用户、企业、地方政府参与构建能源互联网平台,三方都能受益。国家也在上海等9个城市开展车网互动示范工程。感觉未来开车不仅不花钱,还能赚钱,太让人期待了!未来电动汽车:从自动驾驶到“赚钱工具”的价值革命当自动驾驶技术逐步突破L4级落地瓶颈,电动汽车的产业边界正被彻底重构。“充电免费”从局部场景的福利升级为规模化可能,“反向赚钱”借助技术创新走进现实,这场以能源互动为核心的变革,正让电动汽车从单纯的交通工具蜕变为能源生态的价值节点,开启产业发展的全新维度。充电成本的消解是这场革命的起点,技术突破与模式创新正在让“免费充电”从愿景照进现实。车企的权益投放已形成示范效应,广汽昊铂为用户提供终身免费充电服务,通过专属补能网络构建基础保障[__LINK_ICON]。更具想象空间的是“隐性免费”模式:山东实施的分时电价政策中,深谷时段充电费用低至0.2元/度,年度充电成本可压缩至600元以内,近乎实现“变相免费”。而消费积分抵扣电费的创新玩法,则让日常购物与补能需求形成闭环,进一步降低用户实际支出。这些多元路径共同指向一个趋势:充电成本的消解将不再依赖单一补贴,而是通过技术降本与生态协同实现可持续运转。V2G(车网互动)技术的成熟,真正让电动汽车具备了“赚钱工具”的核心能力。这项被通俗理解为“共享充电宝”的技术,实现了车辆与电网的能源双向流动——车主可在夜间低谷时段低价充电,白天高峰时段反向放电卖给电网,通过电价差获取收益[__LINK_ICON]。武汉车主的实测数据显示,单次放电一小时即可净赚六十余元,部分活跃用户月收益已超万元[__LINK_ICON]。这背后是技术体系的全面成熟:广汽昊铂实现全流程对标国家电网标准,通过自研AI电池技术智能调节充放电流,最大限度降低电池损耗,再以动力电池终身免费质保打消用户顾虑[__LINK_ICON]。“赚钱工具”的价值落地,离不开“车企+电网+政府”的生态合力。广州作为国家首批车网互动试点城市,由广汽集团联合广州供电局打造的“汽车+电力”双链协同项目,已实现社区、园区、公交等多场景的商业化应用[__LINK_ICON]。这种三方协同模式解决了关键痛点:政府提供政策背书与试点支持,电网开放峰谷电价差与需求侧响应通道,车企则负责技术落地与用户服务。当大量车辆接入系统,便形成了可调节的虚拟电厂,武汉近七十万辆新能源车若参与其中,可显著增强城市电网韧性,车主的个体收益与公共能源安全形成了正向循环。这场价值革命的深层意义,在于重塑了人与能源的关系。传统模式中,用户始终是被动的电力消费者,而电动汽车的角色转变让“用电者”升级为“能源参与者”[__LINK_ICON]。每一辆车都成为移动储能单元,在用电高峰时为电网减负,在新能源发电过剩时储存电能,既降低了电网调峰成本,又为车主创造了持续收益。这种分布式能源网络的构建,不仅是碳中和目标下的必然选择,更开辟了汽车产业的全新盈利维度——车辆不再是消耗资产,而是能持续产生现金流的“能源资产”。当前,这场变革已从试点走向规模化:广汽建成全国最大V2G微网,落地两万根专用充电桩,形成可复制的商业范本[__LINK_ICON];全国已有9个试点城市、30个试点项目推进V2G规模化应用。未来,随着超快充技术降低补能时间成本,可再生能源降低充电基础成本,电动汽车的“赚钱能力”将进一步增强。从自动驾驶解放双手,到V2G技术创造收益,电动汽车的进化逻辑已清晰可见。它不再是孤立的交通工具,而是连接出行、能源、消费的生态核心。当“充电免费”成为标配,“反向赚钱”成为常态,电动汽车将彻底改写产业价值公式,在绿色转型与民生福祉的双重维度上,书写下更具想象力的未来。
李想去拜访任正非了,这已经是今年第五位造车企业家去拜访任总了,说明什么?说明华为
李想去拜访任正非了,这已经是今年第五位造车企业家去拜访任总了,说明什么?说明华为虽然不造车,但是在汽车圈的地位已经是霸主地位了,因为未来汽车的灵魂是智能驾驶,是软件生态,是芯片,而不是发动机了,所以大家心里明白谁才是未来的合作伙伴。任正非华为进军汽车界华为车企关系华为进军汽车界
上半年乘用车上市公司单车盈利情况,就是净利润。比亚迪和吉利强在均价虽然不高,但是
上半年乘用车上市公司单车盈利情况,就是净利润。比亚迪和吉利强在均价虽然不高,但是单车的盈利情况可以和宝马(华晨)理想差不多。你瞧不上比亚迪和吉利的998车型,但是一看盈利情况,比很多自诩豪华品牌的赚的多长城是个近乎变态的存在,单车净利润1.11万,在这个表里仅次于赛力斯。我们之前看不懂长城拖沓的新能源战略,现在看看,利润实打实的都赚到了。而且比很多锣鼓喧天鞭炮齐鸣的新势力赚的都多,不怪老魏一直不急赛力斯独一档的1.48万单车净利润,造了二十年微型小面,华为一来就翻身把歌唱,所以华为点石成金的能力不服不行。如果你不服气,你告诉我哪个品牌还能把过去的塞力斯改造成这样?特斯拉来了都没戏第一档:塞力斯,独孤求败,下半年单车净利润更高,很可能超过2万第二档:长城汽车,老魏在新能源爆发式发展的时候,克制的战略值得学习和思考第三档:比亚迪、吉利、华晨、理想。有0.65-0.85万这种稳定的净利润第四档:上汽长安,虽然单车净利润不多,但是销量巨大,总利润可观......第N档:难度太大,你们评珍惜假期吧,想想后天就要上班了,是不是特别难受,哈哈哈哈哈
广汽集团董事会审议通过议案,旗下合资公司广汽本田将以11.72亿元收购东风集团持
广汽集团董事会审议通过议案,旗下合资公司广汽本田将以11.72亿元收购东风集团持有的东风本田发动机(东本发动机)50%股权,交易完成后东本发动机将成为广汽本田全资子公司。此次收购资金来自广汽集团对广汽本田的现金增资,交易后广汽与本田在广汽本田的持股比例仍保持50%:50%不变。广汽本田以11.72亿元斩获东本发动机控制权,这场“左手倒右手”的交易实则是中国汽车产业深度整合的缩影。从数据看,东本发动机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已超2024全年亏损,其盈利能力与广汽本田的产能需求形成强互补。但更深层的博弈在于——本田通过股权绑定巩固中国市场地位,而广汽则借机突破合资企业技术壁垒。广汽集团本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