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美国国债
美国人这回怕是要睡不着觉了!中国又在抛售美债,而且一次比一次坚决。千万别以为这只
美国人这回怕是要睡不着觉了!中国又在抛售美债,而且一次比一次坚决。千万别以为这只是简单的数字游戏,这背后藏着一盘大棋,美国人可能连棋盘在哪都还没摸清楚呢!中国这轮减持可不是一时兴起,从2022年开始就没停过,2022年全年抛了1732亿美元,2023年减了508亿美元,2024年又减持573亿美元,到2025年前七个月更是增减持交替但减持为主,光7月就一次性抛了257亿美元。这种看似“温水煮青蛙”的节奏,其实藏着极高的操作智慧,既没引发全球金融市场剧烈波动,又悄悄完成了资产结构的优化。反观美国那边,情况可就不那么乐观了,联邦政府债务已经突破38万亿美元,从37万亿到38万亿只用了两个多月,IMF还预测到2030年债务占GDP比重会冲到143.4%,财政赤字每年都得维持在GDP的7%以上。中国持续抛售美债,最直接的影响就是让美国的融资成本不断上升。美债是全球金融市场的定价基准,作为第三大持有国,中国的减持会直接导致美债供需失衡,推高收益率。有测算显示,要是中国累计减持1万亿美元,10年期美债收益率可能从4.3%升到5%以上,这会让美国政府每年多付2500亿美元的利息,本来就吃紧的财政状况更是雪上加霜。更关键的是,这波减持还在动摇美元的信用体系,2025年全球央行美债持有比例已经从2015年的75%降到54%,美元在全球储备中的占比也跌到了25年来的新低56%,曾经的“美元霸权”正在悄悄松动。很多人好奇,中国抛了这么多美债,腾出来的资金都去了哪里?其实最明显的就是黄金储备的稳步增长,中国央行已经连续10个月增持黄金,2025年年中储备总量达到2303吨,在外汇储备中的占比从早年的不足2%提升到接近5%。黄金价格2025年上半年就涨了15%,既实现了资产增值,又对冲了美元资产的风险,这种稳健操作尽显大国风范。同时,中国还在增加德国国债等非美元资产的持有,让外汇储备结构更合理,截至2025年外汇储备总额依然稳定在3.317万亿美元,抗风险能力持续增强。除了优化储备结构,这些资金还成了推动国内发展和人民币国际化的“活水”。在高科技领域,资金投入让芯片产业实现了7纳米工艺量产,摆脱了对进口的依赖;航母电磁弹射技术不断迭代,第二艘搭载该技术的航母顺利下水;C919飞机已经交付20架,市场从亚洲拓展到非洲。在国际贸易中,人民币结算的版图越来越大,中俄贸易中人民币占比从2020年的20%飙升到2025年的85%,东南亚国家与中国贸易的人民币结算占比也达到45%,连沙特都发行了50亿元人民币债券用于石油交易结算。更值得一提的是,跨境支付系统CIPS已经接入超过1400家机构,日均处理金额超1.5万亿元,手续费比SWIFT系统便宜太多,让人民币在国际支付中的效率越来越高。中国的这些操作,本质上是应对全球经济不确定性的理性选择。美国频繁将金融工具武器化,2022年冻结俄罗斯3000亿美元外汇储备的先例,让任何国家都不得不未雨绸缪。通过减持美债,中国既降低了被“美元绑架”的风险,又掌握了更多博弈筹码,这种不卑不亢的态度,正是大国战略定力的体现。而美国那边,一边是债务规模不断飙升,一边是特朗普政府想通过降息缓解偿债压力,还承诺用关税收入给民众发钱,可这些钱同时还被承诺用来偿还债务,种种矛盾让市场疑虑重重。这场金融领域的博弈,从来不是零和游戏,但中国已经用实际行动证明,自己不再是被动的“美元蓄水池”,而是主动的“风险管理者”。全球货币体系正在向更公平、多元的方向发展,中国的每一步操作都兼顾了自身安全与全球稳定,这种负责任的大国担当,赢得了越来越多国家的认可。面对中国持续优化的资产布局和不断提升的金融自主权,面对美元体系的悄然变革,美国人真的能安睡吗?这场全球金融格局的重塑才刚刚开始,你觉得未来人民币在国际舞台上会扮演更重要的角色吗?美国又会如何应对日益加剧的债务压力?欢迎在评论区留下你的看法。
美专家放言,如果中国用武力统一台海,西方可能冻结中国海外3.2万亿资产,但他们没
美专家放言,如果中国用武力统一台海,西方可能冻结中国海外3.2万亿资产,但他们没弄清:中国不是俄罗斯,美国若动手,后果将远超想象。很多西方智库最近捧着制裁俄罗斯的剧本照抄,觉得冻结资产是拿捏中国的“杀手锏”。可他们忘了,时代变了,对手也完全不同。俄罗斯的海外资产多是躺在账户里的债券、现金,容易被一锅端。但中国这3.2万亿,早不是睡在银行里的“死钱”,而是扎在全球各地的“活资产”。从希腊比雷埃夫斯港忙忙碌碌的货轮,到中老铁路上飞驰的列车;从东南亚各国电网里的电流,到非洲矿山上运转的机械,这些资产都和当地的饭碗、税收绑在一起。希腊靠比港每年多赚20亿欧元,1.2万人有饭吃;老挝三成经济增长靠中老铁路带动,这些国家能眼睁睁看着西方冻结自己的“摇钱树”?更别说德国汽车业三成零件来自中国,法国航空航天业四分之一市场靠中国撑着。真冻结资产,中国反手就限制零件出口,宝马、奔驰的生产线得停摆,空客的订单得黄掉,最后吃亏的还是西方自己的企业和工人。西方更没料到,中国早就给美元霸权挖好了“退路”。以前国际贸易都得走SWIFT,被西方攥着命脉。可现在不一样了,中国的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早就跑起来了,全球112个国家都能用,去年人民币跨境支付占比都快到5%了。沙特卖石油给中国,18%都用人民币结算;巴西、俄罗斯存的人民币越来越多,早就不想被美元“卡脖子”了。西方要是敢冻美元资产,中国直接用人民币买石油、买矿石,生意照样做。反而这一闹,更多国家会赶紧把美元换成人民币,美元霸权怕是要提前凉透。供应链这事儿,西方更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中国不只是“世界工厂”,更是西方制造业的“命门”。全球七成新能源电池、六成智能手机、五成芯片封装测试,都得靠中国生产。冻结资产的当天,苹果的零件供应就断了,特斯拉上海工厂得停工,波音飞机想维修都没配件。更关键的是,稀土、光刻胶这些“工业味精”,只有中国能大量供应。西方没了这些,航天、军工、电子产业都得瘫痪,到时候物价飞涨,老百姓怨声载道,谁扛得住西方内部本就不是一条心,制裁中国只会让裂痕越撕越大。美国想遏制中国,可德国、法国、日本、韩国压根不答应。德国汽车业去年对华出口赚了1780亿欧元,占了汽车出口的近三成,没了中国市场,宝马、奔驰得亏掉四分之一营收;日本的半导体设备、韩国的显示屏,四成以上都靠中国买家,制裁等于断了自己的财路。去年G7峰会,法国就直接反对“全面冻资产”,说不想当美国的“牺牲品”。真要动手,西方联盟先散架,最后只能是美国自导自演,沦为全球笑柄。别以为中国没准备反制手段,《反外国制裁法》可不是摆设。西方冻中国3.2万亿,中国境内7.8万亿外资资产就得遭殃—美国在华1.2万亿投资、欧盟1.5万亿资产,都得被依法查封,利润想汇出去都难。更狠的是,中国手里还握着1.1万亿美元美国国债。不用抛售,只要暂停增持、换个持有期限,美国国债收益率就得飙升,政府借钱成本翻倍,本就债台高筑的美国,怕是要被利息压垮。全球金融市场更是经不起这波折腾。中国那8000亿机构投资和企业存款,散在全球各大银行。一旦冻结,这些银行流动性骤减,很可能引发挤兑潮。去年硅谷银行倒闭的教训还没忘,万亿规模资产冻结引发的恐慌,说不定会触发新一轮金融危机。而人民币汇率早就练出了“抗揍体质”,去年波动才3%,央行有的是办法稳住。反观美元,信用会彻底崩塌,各国都会忙着抛美元资产,美国靠美元收割世界的好日子,算是到头了。台海是中国的核心利益,谁也别想干涉。西方以为冻结资产能逼中国让步,纯属打错了算盘。中国不是俄罗斯,没有经济短板,有完整的产业体系、庞大的内需市场,还有全球最多的贸易伙伴。冻结资产不是扼住中国的咽喉,而是点燃反噬的导火索。西方会失去中国市场、断了供应链、引发金融动荡、散了联盟。在全球化的今天,想靠霸权拿捏一个大国,最后只会引火烧身。
美国债市:国债涨跌不一 收益率曲线陡化
周二美国国债价格涨跌互见,中短期国债走高,收益率曲线趋陡。长期国债变动不大,公司新债发行量依然居高不下,另外财政部将于周三进行160亿美元的20年期国债标售。各期限国债收益率均脱离当日低点。纽约时间下午3点刚过不久,...
美国国债收益率下跌 因ADP发布疲软的劳动力市场信号
美国国债收益率在亚洲交易时段下跌,此前薪资服务公司ADP估计,在截至10月25日的四周内,私营部门平均每周减少11250个就业岗位。丹麦银行的KristofferKjaerLomholt在一份报告中表示:“随着美国联邦政府预计将在几天内重新开放...
11月10日国际晨讯|巴菲特将发布声明 1250亿美元美国国债发行潮来袭
美国财政部本周将拍卖总计1250亿美元的各期限国债。11月10日(周一)将标售580亿美元的3年期国债;11月12日(周三)将标售420亿美元的10年期国债;11月13日(周四)将标售250亿美元的30年期国债。所有拍卖均于美国东部时间下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