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掌握剥卦复卦的对立统一,从容应对盛衰之

我们知道,综卦是《周易》中,事物矛盾对立统一的体现,可谓是《周易》中辩证关系的骨架。所以,当我们对《周易》的六十四卦有所

我们知道,综卦是《周易》中,事物矛盾对立统一的体现,可谓是《周易》中辩证关系的骨架。所以,当我们对《周易》的六十四卦有所了解后,想要更深入的洞悉《周易》中的辩证关系,便要开始捉对解读综卦之间的关系。

《周易》中的综卦,小君认为山地剥和地雷复是最典型的一组综卦。作为相邻相续的一对卦象,他们最为典型地体现了《周易》中阴阳势力此消彼长、矛盾统一的关系。若要再深究,则它们不仅是卦象上的简单更迭,从人事角度上看,他们更是体现了一套完整的宇宙观与历史观,揭示了盛衰、兴亡、生灭之间转化的内在规律。

若单纯地从符号学的角度来看,剥卦的下坤上艮和复卦的下震上坤形成了一个完美的镜像。剥卦的卦形是五阴在下,一阳独居其上,其意义是阴气的逐渐侵蚀,使得仅存的一阳孤悬于众阴之上,此时阳气被剥削到极限,形势岌岌可危。而复卦则是五阴在上,一阳初萌于下,他的意义是当阳气被阴气剥削殆尽后,一缕阳气却悄然从最底部复生了,其力量虽微薄,却蕴藏着无限的生机。

复卦接续在剥卦之后形成了一个小小的循环亦能体现阴消阳长,阳消阴长,生生不息的自然态势。而从两卦的卦辞中,亦是细致地描绘了阴阳消长这一量变积累最终引发质变的过程。

如剥卦的爻辞自下而上,便清晰地为我们展现了衰败地层层递进。从初六衰败始于根基的“剥床以足,蔑贞凶。”,到危机开始向核心侵蚀的“剥床以辨,蔑贞凶。”,直至六五阴势已成,最终导致上九的“硕果不食,君子得舆,小人剥庐。”而这上九的“硕果”便是其对立统一的思想关键:在那个阴势滔天、万物凋零的极点,反而保存下了最精华且用于复生的种子。因此,在剥卦中仅存的这一阳,不仅仅是阴势剥削后的残余,更是复卦的开端,这何尝不是矛盾转化的内在依据呢。

而复卦的爻辞所展现的则是新生的力量由弱至强的生长过程。初九的“不远复,无祗悔,元吉。”乃是阳气的复归,它所强调的便是在错误萌生之初便及时回归正道,这是最为及时且是吉的。六二的“休复,吉”则不单单自行回复正道,还带上了亲友,之后历经六三“频复”的反复和“中行独复”的坚持,时至六五时候,新生力量业已稳固。然而在上六时,又印证了物极必反的法则,而上六的“迷复”亦是提醒我们复兴之路不可能总是一帆风顺,当阳势复长到极致时,便将迎来下一轮的阳消阴涨。

这样的阴阳消长不仅仅体现在自然中的日夜寒暑轮替,在人世中朝代的轮替时代的更迭又何尝不是历史长河中一次次的阴阳消长相靡。如秦朝末期严刑峻法,徭役无度使得民不聊生,这便是“剥床以足”的阶段,到了二世胡亥时期,赵高专政便是势阴至盛时,于是陈胜吴广起义,天下大乱,此时秦朝已至名存实亡之势,正恰如那仅存的“硕果”摇摇欲坠。

陈胜吴广之后便是楚汉相争,此时社会已势凋敝至极,然而汉高祖登基,推行休养生息的国策,这何尝不是天下苍生迎来了“一阳来复”的曙光。初九的“不远复”始于萧何的“约法三章”到文景之治的“轻徭薄赋”便归于复卦六五的“敦复”阶段,此时汉王朝的生机已从底层缓缓恢复,终成强汉的坚实基业。

对于小君来说,剥、复二卦的关系并非静止的矛盾辩证关系,而是万物生生不息的动力本源。对立仅仅是他们的表现,统一才是他们的本质,对于剥卦与复卦来说,二者其实共享着同一个阴阳消长的周期,剥之终即是复之始,彼此以对方为存在和转化的前提。没有剥的收敛与肃杀,便没有复的生发与积累的能量;没有复的生机勃发,剥的过程便失去了其循环更新的意义。

而从剥与复的消长中,我们习得的并不在于恐惧“剥”的衰退,也不在于盲目乐观于“复”的生机,而在于深刻理解二者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唯有在剥时知“硕果不食”并坚守正道,保存希望;在“复”时,当行“不远复”,敦厚笃实,稳步前行。才能在个人修养、组织管理乃至国家治理中,洞察时势,把握机枢,从容应对盛衰之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