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按钮,方便以后第一时间为您推送新的文章,您的支持是我坚持创作的动力。
在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功成名就的名将数不胜数,但真正能够做到“善始善终、生荣死哀”的却是凤毛麟角。以下十位名将,他们不仅建立了不世之功,还成功化解了帝王猜忌,最终富贵寿考、哀荣始终,甚至福泽后代。因此我们可以看到他们的人生智慧,远超军事才能本身。
1.王翦
王翦是始皇帝统一六国的关键人物,领秦军所向披靡,横扫千军,在他的加持下才能完成这千秋霸业。当王翦率领六十万大军出征楚国时,他却做了一件让人大跌眼镜的事——不断向秦始皇索要田宅园池,表现得贪婪无比,这在当时来说是非常具有政治智慧的举动,但是大部分都做不到。
这一举动看似不合时宜,实则是王翦的深谋远虑,即便是放在当今社会也是很难做到的。他当时向部下解释,秦王生性多疑,如今倾全国兵力交给我,我只有表现出贪图小利而无政治野心,才能让秦王安心。他的这种自污之术是其保命的重要手段,也是绝大部分人所不具备的。
2.吴汉
吴汉的出身并不是很好,出身寒微,最终能够官至大司马,封广平侯,且得以善终,谥号“忠侯”。从一个小人物成长起来,能够始终保持初心是很难得的。他在刘秀统一天下的过程中屡建奇功,无论是平定河北、征发幽州十郡精兵、平定铜马农民军、消灭关东刘永、董宪等割据势力,还是消灭公孙述政权,他都是战功赫赫。
吴汉如果放到明朝必定难以善终,可是刘秀毕竟不是朱元璋,刘秀对他非常信任,在朝廷中,吴汉处处小心谨慎,非常低调。这为他赢得了皇帝对他足够的信任,让其担任大司马,成为东汉军队的最高统帅。在其死后,刘秀赐给他一个忠字,并效法西汉霍光的葬礼规格,派兵车、甲士为其送葬,足见刘秀对这位功臣的充分肯定。
3.韩擒虎
韩擒虎在隋朝平定南陈、统一天下的战争中发挥了关键作用。在隋文帝决定平定南陈之时,韩擒虎被派到了前线担任指挥,他利用陈军欢度春节、疏于防备的时机,率领五百精兵夜渡长江,兵不血刃地袭取了长江南岸的军事要地采石。此后他势如破竹,连战连捷,最终率领五百精锐骑兵攻入建康(今南京),俘虏了陈后主陈叔宝,立下了不世之功。
灭陈之后,便发生了大家熟知的争功事件,他与另一位大将贺若弼在隋文帝面前为争首功唇枪舌战。即便是有人弹劾他纵容士兵淫乱陈国后宫,但这并未影响他后续的仕途,隋文帝依然对他信任有加。
4.尉迟恭
尉迟恭是李世民麾下的得力战将,他不仅作战勇猛,更在关键时刻屡次救李世民于危难之中,在玄武门之变中更是帮助李世民成功登上大位,是一位难得的将才。身居高位必定少不了别人弹劾,有人诬告尉迟恭谋反时,李世民询问他,尉迟恭当廷脱下衣服,展示身上的伤疤,李世民便无地自容,不再怀疑他。
即便李世民对他十分信任,他也没有居功自傲,在晚年时他选择急流勇退,多次向皇帝请示要退休,在家中更是闭门谢客,不见官员。他选择远离权力中心,这种处世之道极大的保全了自己。在其死后,李治为他辍朝三天,并赐谥号“忠武”,陪葬于唐太宗的昭陵,让他的孩子继承他的爵位。
5.曹彬
曹彬无论是当代的战功还是后世的评价都是相当高的,他率军平定后蜀、南唐两国,每次出战都能做到兵不血刃、秋毫无犯,是极少数将领所能做到的。虽然是出将入相位极人臣,却不摆架子,清慎廉洁,保功名、守法度,让人无不对其称赞。
曹彬最大的智慧在于他始终坚守“仁”之道,不仅对待部下和百姓仁慈,也对皇帝表现出绝对的忠诚和谦逊,皇帝从他的身上看不到半点野心,看到的都是他对百姓和部下的好。正是这份仁,才能让他立于不败之地。在其死后,宋真宗伤心到夜不能寐,痛哭到深夜。他的子孙也受到其影响被宗真宗大加封赏,其本人也多次受到追封,累封冀王、鲁王,并且让其配享宋太祖庙庭。
6.史天泽
史天泽一生历仕元太祖铁木真、太宗窝阔台、定宗贵由、宪宗蒙哥、世祖忽必烈数朝,出入将相五十年,始终在权力中心行走,并且始终受到重用,皇帝对他没有半点猜疑,这种独特的政治智慧,值得我们学习。
在其死后,忽必烈悲痛至极,赐其谥号“忠武,足见他在忽必烈心中的地位。纵观其一生他始终能够屹立不倒深受重用的原因无非是就是三点,其一是洞察时势,其二是谦逊谨慎,其三是懂得取舍。
7.伯颜
伯颜是元朝最具传奇的军事统帅,他不仅军事才能卓越,在复杂的政治环境中更能审时度势,他的一生,堪称古代功臣的典范。他一生的军事巅峰便是灭宋之战,统帅二十万大军让南宋半壁江山崩塌。
伯颜的智慧是懂得放下,他灭宋后不居功自傲,遭诬陷时不怨天尤人,始终保持谦逊姿态,始终默默无闻,用行动来说话。在其死后,被赐谥号“忠武”,足见他在皇帝心中的位置。
8.徐达
徐达协助朱元璋推翻元朝统治,功勋卓著,被列为明朝开国第一功臣。在朱元璋后期大肆屠戮功臣之时,他能够能够保全自身和家族,安稳落地活下来也是一个奇迹。他的成功在于始终如一的谨慎和忠诚,虽功高盖世,却始终谦逊谨慎,不居功自傲,让多疑的朱元璋也对他信任有加。
在其死后,朱元璋更是亲临现场追悼他,为他撰写神道碑文,并且让其配享太庙。而他的后代也备受荣宠,魏国公一脉传世十一代,定国公一脉传世九代。
9.汤和
谈到哀荣始终最具代表的人物必定是汤和,即便是徐达都没有他善终,必定徐达还有传言是被毒死的。在明朝开国功臣几乎被屠杀殆尽之时,唯独他这个朱元璋的发小得以逃脱魔掌,可能是他太了解朱元璋是一个怎样的人了吧。
在他察觉到朝堂的变化之时,他主动交出兵权,讨要大量钱财,回到家乡颐养天年。他刻意塑造贪图享乐的形象,在家广纳姬妾,整日饮酒作乐。他太了解自己的这个发小,如果不是这种方式去迷惑他,自己必定也是难逃魔掌。在其死后,被追封为东瓯王,谥号“襄武” ,他的子孙继承了爵位,成为明初少数保全的功臣家族之一。
以上九位名将,他们能够生前显贵死后哀荣的的一个最重要的原因便是 “功成身退”,这些名将不仅会打仗,更懂人性。
喜欢我,请“点赞”+“评论”哦,我们不见不散,欢迎来我主页观看更多精彩内容呀。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