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2026考研招生人数更新!扩招与变数并存,这些关键信息别错过

2026考研招生动态陆续释放,从教育部政策到高校具体公告,扩招趋势与专业调整的信号格外清晰。对正全力备考的考生来说,读懂

2026考研招生动态陆续释放,从教育部政策到高校具体公告,扩招趋势与专业调整的信号格外清晰。对正全力备考的考生来说,读懂这些数据背后的逻辑,才能精准把握上岸机会。

整体扩招的大方向已明确。2026年考研扩招比例预计达8.5%,高于前两年的增幅,其中985高校计划扩招1.5万人,211高校扩招3.3万人,普通高校扩招7.8万人。天津大学等高校已率先公布计划,全日制硕士招生约5265人,学硕与专硕均有小幅增长。这一趋势延续了近三年的扩张节奏,2022到2024年硕士招生已累计增加8.22万人,2024年更是达到118.57万人。

扩招背后藏着明显的结构倾斜。

专硕成为扩招主力,占总扩招名额的90%,扩招比例达82%,这与集成电路、生物医药等领域120万的人才缺口直接相关。区域分布上,中西部高校扩招幅度比东部高出15%至20%,教育资源平衡的导向十分明确。

考生更要关注新增硕士点带来的新机会。

全国新增1924个硕士学位授权点,覆盖568所院校,数字经济、电子信息、生物与医药等专业新增院校数均超50所。从浙江大学的数字经济到湖州师范学院的人工智能,从华南理工大学的智能科学与技术到宁波大学的集成电路科学与工程,大量新兴专业2026年首次招生,这类新专业往往竞争压力较小,是潜在的捡漏机会。

但扩招不代表竞争降温。预测显示2026年报考人数仍达430万至440万,叠加双一流高校推免率升至42%,统考名额被进一步挤压,清华大学计算机系统考名额已从58人减至26人。传统专业还面临5%至8%的缩招,学术硕士录取率可能降至15.6%至16.8%,竞争进入白热化阶段。

面对新形势,择校和备考策略需及时调整。

不妨采用专业实力、城市潜力、报录比的三维评估模型,比如计算机专业考生选择B+学科院校,竞争强度可降低41%。备考时要针对性应对命题变化,关注多知识点嵌套题型和跨章节融合大题,同时提前梳理新增考点。

2026考研的机会窗口已打开,扩招红利与新增专业带来希望,但推免比例上升和传统专业缩招也带来挑战。

建议考生每天关注目标院校研究生院官网,核对最新招生计划,结合自身优势选择赛道。抓住扩招机遇,避开竞争红海,精准发力才能在明年的考场上占据主动。

评论列表

游戏人间
游戏人间 2
2025-10-14 19:43
中专生喜欢大学生,大学生不一定喜欢中专生,大学生有一种书生气,社会普遍喜欢,所以考上大学好一点。大学生是需要的,提高国民素质,研究生是不需要那么多的,大学生脑力和研究生差不多,就业足够了,研究生是为有志于科研事业的学子准备的,一般工作岗位根本不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