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21岁退伍兵误入南宁传销:一场被“国家项目”裹挟的骗局与救赎

一、战友邀约:退伍兵的"暴富"迷梦21岁的小刚刚脱下军装,带着军人的爽朗与对未来的憧憬,一心想为家人打拼出更好的生活。他

一、战友邀约:退伍兵的"暴富"迷梦

21岁的小刚刚脱下军装,带着军人的爽朗与对未来的憧憬,一心想为家人打拼出更好的生活。他性格外向爱社交、吃软不吃硬,退伍后一直寻觅能快速赚钱的事业,这份急切的渴望,成了传销组织突破他心理防线的突破口。

2025年3月,一则来自战友的"工作邀请",让小刚以为找到了人生捷径。他瞒着家人,谎称要去广东肇庆开店,实则奔赴广西南宁,踏入了一个精心编织的传销漩涡。起初家人并未怀疑,直到小刚多次以"开店周转"为由索要钱财,累计达数万元,甚至一度以跳楼相逼,家人才隐约察觉到不对劲。

二、骗局败露:好友揭穿"资本运作"真相

真正让这场骗局浮出水面的,是小刚邀约的两位朋友。先是一位关系要好的朋友,出于对退伍军人身份的信任,于5月底6月初赴南宁赴约,却在良庆区玉洞街道的小区里,接触到了所谓的"资本运作"项目。他最终缴纳3800元参与其中,待了两个月后察觉异常,果断抽身离开。

不久后,小刚又骗来一位同乡好友,这位好友在考察数日后坚决不认可该项目,返回后第一时间将南宁的所见所闻告知小刚家人。家人这才确认,小刚早已深陷传销,所谓"开店"不过是掩人耳目的谎言。

通过与最早离开的朋友沟通,以及他提供的通话录音,家人还原了该传销组织的真实面貌:

虚假包装:对外宣称是"西部大开发"相关的国家项目,投资分21份和31份两种,31份需缴纳102800元(实际投资约7万余元,部分返还3万元),却承诺"出局后能赚1038万元";

严格管控:成员需遵守固定作息,每天分四个时段"学习",出门必须删除手机里的项目相关资料,开会时严查手机,禁止保留任何相关信息;

组织规模:团队控制在30人以内,超员则另建群,成员来自全国各地(以广东人居多),年龄跨度从70后到00后(95后为主),甚至会为未满23岁的参与者伪造身份以满足"申购要求"。

三、紧急救赎:一场精心策划的反洗脑行动

家人深知,小刚可能只有一次被劝回的机会,一旦失败,他便不会再轻易相信家人。经过紧急商议,家人以"母亲生病住院"为由,将小刚骗回了家,并迅速联系了李旭反传防骗团队上门进行反洗脑。

李旭老师抵达后,制定了循序渐进的劝说方案:

1.先以平和态度建立信任,从做工程等轻松话题切入,吃饭时绝不谈及项目,仅专注增进亲情;

2.逐步引导至项目话题,若小刚表现出敏感抵触,便立即放缓节奏,避免激化矛盾;

3.用扎实的证据拆解骗局,包括广西"资本运作"的洗脑流程、上总后的揭谎过程,以及《刑法》中"组织领导传销活动罪"的相关条款、老总坐牢的判决书,还有团队20年反传销的央视报道。

劝说过程充满波折。作为侦察兵的小刚反应迅速,很快察觉到家人的意图,甚至怀疑母亲的病情是伪造的。但随着一个个骗局漏洞被戳破、一条条法律依据被摆出,他的心理防线逐渐崩溃:从一开始抽完一包烟的紧绷,到不停喝水的焦虑,最终在与姑姑聊到凌晨三点时痛哭流涕,承认了自己参与传销的事实。

小刚心疼被骗的钱财,也坦言自己是想让家人过上好日子才误入歧途,甚至一度认为在传销中学到了"有用的东西",觉得那边的生活更轻松。直到第二天下午,李旭老师再经过数小时的深入沟通,他才彻底打消了返回南宁的念头。此次反洗脑圆满成功,但代价惨重:小刚已累计投资11万元,对外还欠下7万余元债务。

四、传销洗脑全流程拆解:五步闭环收割术

第一步:精准邀约,用信任打破防备

传销组织主打"熟人邀约"模式,利用退伍军人、老乡、朋友等身份背书,以"工作铺路""合作创业""高回报项目"为诱饵,降低受害者的防备心。该组织的目标人群精准锁定23-60岁、有赚钱欲望的群体,尤其偏爱退伍军人、商人等有一定社交资源和执行力的人——小刚正是利用自己的退伍军人身份,成功邀约两位朋友前往南宁。

第二步:环境造势,伪造"国家项目"假象

受害者抵达南宁后,组织会立即启动"造势洗脑":

带其参观金湖广场、青秀山等景点,曲解城市景观的"发展寓意",营造积极向上的机遇氛围;

夸大南宁的开发区建设、13条地铁规划、21个机场建设等地方发展成果,将其强行与"项目"绑定;

滥用"北部湾经济区""十二国领事馆""筑巢引凤"等政策概念,包装出"小北京"式的政策红利假象,让受害者相信这是国家支持的"资本运作"项目。

第三步:密集洗脑,灌输虚假逻辑与服从意识

1.课程轰炸:每天安排四场固定时段的"学习",正班讲解"南宁发展前景""3800元投入回报381万""连锁业与传销的区别"等核心话术;副班负责新人启动、邀约技巧、揭谎引导等实操内容,让受害者快速掌握"行业规则";

2.文化渗透:推行"感恩、推崇、付出、配合、带动"的10字精髓,以及"三勤三厚""三多三少""五定人生"等理念,通过"听话照做,服从配合"的8字方针培养服从性,同时用"人物、人才、人手、人渣"的分类施压,逼迫受害者积极参与;

3.概念伪造:编造"宏观调控"理论,将国家打击传销的行为歪曲为"规范市场、筛选人才、防止盲目跟风";抛出"4个相信"(相信国家、团队、行业、自己)、"4个100%"(100%是国家做的、100%不违法、100%不是传销、100%能赚钱)等话术,强化虚假认知;

4.技能包装:声称需学习心理学、公关交际学、演讲学、管理学等四大学科,伪装"提升自我、管理团队"的成长路径,掩盖其拉人头的本质。

第四步:封闭管理,切断外部联系防醒悟

1.物理隔离:成员集中居住在小区内,一套房住五六人甚至七八人,两人或三人挤一张床,饮食AA制,最大限度减少与外界的接触;外出需报备,且不允许三五成群,避免被外界察觉;

2.信息管控:严查手机,要求删除所有与项目相关的聊天记录、资料,做到"身上零资料,手机零信息";推行"三不问"原则(不问来的时间、不问级别、不问份额),防止成员之间交流产生怀疑;

3.保密要求:外出不讲"行业话",隐瞒行程与居住地址(如跨区居住谎称"邕宁区管不了仙葫区"),既防止外界干扰,也避免骗局暴露。

第五步:造梦激励,推动拉人形成恶性循环

巨额回报诱惑:以"31份出局赚1038万""2-3年暴富"为噱头,画下财富大饼,持续激发受害者的赚钱欲望;

幸存者偏差诱导:编造"德胜和德贤两兄弟暴富"等虚假案例,谎称南宁80%的外地人都是"从业者",将当地的房产、车辆都归因于"项目收益",暗示参与就能成功;

拉人头绑定:通过"1份资格、30份股份""31份到41份运行"等规则,暗示受害者需发展下线才能提升"股份"等级,推行"五级三晋制""责任制",要求"保证三人赚钱才能自己赚钱",形成典型的拉人头恶性循环。

五、洗脑逻辑漏洞与核心套路揭秘

核心逻辑漏洞

1.无实际盈利模式:全程未提及具体的经营项目,所谓"回报"完全依赖后入者的投资,本质是"拆东墙补西墙"的资金盘,与淘宝基于真实交易的"资金沉淀"有本质区别,违背基本经济规律;

2.政策背书纯属伪造:将北部湾银行等正规区域性商业银行、地方基础设施建设歪曲为项目支持证据,而国家从未有过"个人投资10万回报1000万"的开发项目,且正规项目绝不会要求参与者删除资料、隐瞒信息;

3.宏观调控概念歪曲:将国家打击传销的执法行为强行解释为"宏观调控",混淆"法律制裁"与"经济管理"的本质区别,执法部门的核心职责是打击违法犯罪,而非"保护传销项目";

4.高回报违背常识:7万余元投资在2-3年内回报千万,回报率超140倍,远超任何合法行业的盈利水平,且未提及风险、税收等实际问题,纯属无稽之谈的虚假承诺。

核心套路总结

1.包装术:将传销伪装成"资本运作""连锁业""国家政策项目",滥用"西部大开发""解决就业"等政策名词,借城市发展成果背书,彻底掩盖其"拉人头、缴会费"的非法本质;

2.隔离术:通过集中居住、信息管控、切断外部联系,让受害者处于封闭环境中,只能接收传销组织的单一信息,逐渐丧失独立判断能力;

3.洗脑术:通过密集课程、重复话术、文化渗透强化虚假逻辑,再用"造梦激励+分类施压"的组合拳,让受害者从被动接受到主动参与,甚至成为骗局的传播者;

4.保密术:要求删除资料、隐瞒行程、限制交流,既防止骗局暴露,又让受害者在"保密"过程中逐渐自我认同,陷入更深的漩涡难以自拔。

六、警示:贪念之下无捷径,警惕"国家项目"陷阱

这场持续近一年的骗局,让小刚付出了金钱与时间的双重代价,也让家人历经煎熬,好在最终的成功劝说为他挽回了人生的方向。而这个传销组织的洗脑流程与套路,也为所有人敲响了警钟:

所谓"国家项目""巨额回报""零风险创业"的背后,往往隐藏着吞噬财富与亲情的陷阱。面对陌生人或熟人的高收益邀约,务必保持清醒:先核实项目真实性,警惕"缴会费、拉人头、多层级计酬"的组合特征;遇到要求"保密""隔离"的项目,立即远离。

捷径往往是歧途,成功从来没有侥幸。守住心中的底线,摒弃不劳而获的贪念,才是守护财富与亲情的根本。

[此文来源:李旭反传防骗团队,版权说明:以上文字及图片来源于网络,仅供学习和交流使用,不具有任何商业用途,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平台赞同其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版权或来源标注有误,请及时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迅速处理,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