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乌战争一周年,方向选择与战略安排,一场改变世界格局的战争
杨帆教授
2月21号普京国情咨文,他自己是怎么总结的?
第一点,战争是基辅发起的,俄罗斯是使用武力在阻止战争;
第二点,他否认俄罗斯入侵,他说他是保护自己人民的生命,保护自己的家园;好像在他的概念里边,俄罗斯和乌克兰从来就是一个国家;
第三点,在战场上俄罗斯必胜,一步一步的,小心翼翼的,坚持不懈的完成目标;
第四点,制裁没用。专家们预言经济下降1/4,实际上2022年总值下降了2.1%;
第五,要恢复核试验,俄罗斯91%的核武器是新的。
我做一个评论,普京有一系列的误判。
第一点,最根本的一条是低估了泽连斯基。他认为72小时可以拿下基辅。
第二,北约不敢动手。国情咨文的第二天,拜登去波兰讲话,重申了三不:支持乌克兰战争到彻底胜利不动摇,北约不会分裂,西方不会被拖垮;
第三,普京尤其低估了德国。前些年俄德和平与发展搞得不错,有默克尔影响大,再往前是战后很多年,德国人特别讨厌任何的战争,普京他觉得真打起来,德国人还是这态度。
第四,他认为能源武器可使欧洲各国屈服;
第五,低估军事技术的差距,已经差了一两代了。
这一系列的误判来源于他方向选择的错误,和战略安排的冒进。
第一点,2000年上台后前12年成就很大,经济总量翻了几倍,个人威望达到高峰。他选择了俄罗斯大民族主义,对内加强个人集权,对外发动战争,夺回领土。背弃了前12年的和平与发展,以经济为主的方向,走上了另外一条道路。
第二,采取暴力手段强行改变世界格局。把联合国秩序等同于西方霸权,采用了19世纪办法入侵领土,违背了联合国二战以后的宪章制度,这不是美国霸权,这是联合国规矩。他把两个混起来了。
第三,他个人年纪非常关键。他的雄心很大,拿下乌克兰以后还要拿下另外几个前加盟共和国,东欧几个国家,都并入俄罗斯的版图,恢复前苏联那么大。在政治体制和意识形态上用大俄罗斯民族主义。他是计算自己的年龄,这是最核心的。他去年是71岁,占领乌克兰以后,又给自己列了15年,宪法允许他执政到2036年,85岁,他可能觉得差不多了。杜金说得非常的清楚:俄罗斯崛起就靠普京一个人,所以他本人的年纪是一个关键,和他的理想有严重矛盾,所以才采取冒进主义,产生一系列的失误,也不一定就是不知道,而是不想知道。
冒进的结果:
第一, 军事计划失败,继续战争拼消耗,现在中国出面促和同时还要,加大对俄罗斯的援助,也是有可能的,让他尽快和谈,不要输得太惨;
第二,战争还没结束,武器就加速换代,还是美国带头。前几年星链本来是商业卫星,一下子就变成了军用,最近大家发现,有几种傻大黑粗的武器要被淘汰了。新一代的武器特别是无人机马上就加入战争,还等不到下一回战争。这一回还没打完又换一代;
第三, 普京王牌现在就剩核武器。他不断的说要使用核武器,把人类逼到了核大战边缘,预期极其不好;
第四, 全世界各种危机都是空前的加剧。
中国努力方向是正确的,坚持促和要劝俄罗斯,改变错误方向,回到和平与发展,脱欧入亚,和中国发展经济关系, 发展空间还是很大的。中国有些挺俄派凭自己主观想象,僵化逻辑做推断,非常武断的说,说俄罗斯绝不能输,不惜用核武器,不能输也输不起。输了之后西方会把他肢解了,回过头来集中对付中国。这种只是一种可能。
我认为还有别的可能,就是中国出面劝俄罗斯,进行和平谈判。解决之后在经济上更深一步的合作,俄罗斯民族还有广阔发展前途。并不一定就会发生共同毁灭,非得死缠烂打不可。我们讲人类命运共同体,和平与发展,这才是全人类的出路,和俄罗斯的出路。
#关于政治解决乌克兰危机的中国立场# #俄乌冲突改变了什么# #热点大家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