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3年,曹德旺去旅游买了一根拐杖,坐车时被司机呵斥:“小心点,碰坏车玻璃你可

小史论过去 2024-02-05 23:47:16

1983年,曹德旺去旅游买了一根拐杖,坐车时被司机呵斥:“小心点,碰坏车玻璃你可赔不起!”曹德旺问:“要多少钱?”司机说:“8000元一块。”曹德旺一听怒骂:“这也太欺负人了!” 回溯到1976年,曹德旺那时30岁,担任一家玻璃厂的采购员。这家厂子经营状况不佳,自他加入以来连续六年亏损。面对厂子可能的倒闭命运,曹德旺并没有选择放弃,而是四处借钱,最终承包了这家濒临破产的玻璃厂。作为新任厂长,他采取了两项重要措施来扭转局面:首先,他打破了传统的固定工资制,引入了绩效制,极大提高了工人的生产效率;其次,他改变了行业标准,尽管具体的改变内容在资料中未提及,但显然这些改变对企业的转型至关重要。 曹德旺的这两项举措非常成功,仅一年时间,他就将一个亏损的小厂转变为赚钱的企业,净赚22万元。这段经历不仅为他日后的事业奠定了基础,也证明了他作为企业家的远见和决断力。 在那个不经意的瞬间,当司机警告曹德旺关于拐杖可能损坏他宝贵的车玻璃时,这位未来的企业巨头面临了一个意想不到的启示。这场因拐杖而起的小争执,不仅触动了曹德旺的心弦,更像是一把钥匙,打开了他对中国汽车玻璃市场现状的深刻认识。司机口中那块价值8000元的玻璃,如同一记重锤,敲打在曹德旺的心上。他难以置信地反问:“一块玻璃要价8000元?”司机坚定地回答:“这是进口的高品质玻璃,不是国内能比的。” 这次交谈,让曹德旺首次深刻意识到中国汽车玻璃市场的巨大潜力与现实困境。他被这一市场几乎完全被外国品牌,尤其是日本品牌的垄断所震惊。在这一刻,不平等的市场状态激发了他深深的民族自豪感和紧迫感。他心中升起了一个大胆的想法:“为什么我们不能制造出属于自己的汽车玻璃,打破外国品牌的垄断呢?” 面对这一挑战,曹德旺并没有退缩。他知道这条路不仅充满技术难题,还需要巨额的资金投入。但是,这些都没有让他停下脚步。他开始四处寻找机会,招募技术人才,与他们共同研究如何突破现有技术的限制。他对团队说:“我们要做的不仅是制造玻璃,我们要为国家赢得尊严。” 曹德旺的决心感染了团队。他们开始引进国外的先进设备,甚至不惜高价从上海耀华玻璃厂购买了生产汽车玻璃的旧设备图纸。每当遇到技术瓶颈时,曹德旺都会亲自与团队一起加班加点,寻找解决方案。在这个过程中,他们像是在黑暗中摸索,每前进一步都充满了不确定性。 这段艰苦的创业历程,充满了无数个日日夜夜的努力和挑战。但曹德旺和他的团队没有放弃,他们的坚持最终得到了回报。在无数次的尝试和失败之后,他们终于成功生产出了中国第一块自主品牌的汽车玻璃,并顺利通过了严格的质量验证。 当这块玻璃下线时,曹德旺激动地对团队说:“这不仅仅是一块玻璃,这是我们自力更生、自主创新的象征。今天,我们不仅为福耀,也为整个中国制造业迈出了一大步。”这一成就,不仅标志着中国汽车玻璃行业的一个新纪元,更标志着一个国家自主创新能力的崛起。 曹德旺的故事不仅是一个企业家成功的典范,更是一段鼓舞人心的民族工业振兴史。从一个小小的不满与争执中觉醒,到最终实现产业升级和国家自主创新的梦想,曹德旺用他的实际行动证明了中国企业家的担当和责任感。他的成功不仅仅在于经济利益的实现,更重要的是为中国制造业树立了信心,展现了中国品牌的力量。

0 阅读:1133

评论列表

﹌(☆soar天空☆)﹌

﹌(☆soar天空☆)﹌

5
2024-02-07 00:41

原来就是这杂毛搞了什么绩效?

云卷云舒 回复 02-07 15:09
混日子好

一生有你

一生有你

5
2024-02-07 13:26

资本家

大正家电维修

大正家电维修

2
2024-02-07 17:16

年纪轻轻的就买拐棍?

君正华年

君正华年

2
2024-02-07 19:29

曹旺

小史论过去

小史论过去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