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有时候是为了寻找另一个自己

亦瑶谈文学 2024-03-01 10:58:37
有时候我们读书,是为了在书中找到另一个自己,或者另一段“回忆”,为了找到相同的感受与心情。每当这种时刻来临,嘴角浮起的笑或者眼中溢满的泪,都会成为独特的存在,因为那一刻,我们发现“原来不只是自己才会这样啊”。 而且,读书zui神奇的地方在于,同一本书同一段文字,给予人的想象与感受都是独一 无二的,只属于自己的。七堇年在《横断浪途》里有这样一段话:“你的阅读产生了只有你才能‘感受到’的场景,请注意:只有你。只在你脑海里。毕竟,文字作为媒介的优越就在于:它不饲喂图像,而是唤起遐想,独一 无二的遐想。” 读到这段话的时候,我再一次深深地感受到:阅读只属于自己,是如此私密又幸福的事情。那些感受,那些遐想,那些回忆,统统的,都只属于自己,不可传递亦无法被掠夺。 就像我在《荒原狼》里看到了曾经孤傲的在黑暗里踱步的自己,在《涅朵奇卡》里看见了敏感又脆弱的童年,在《克林索尔的夏天》里回忆癫狂、肆意又浪漫的青春,在《地下室手记》里寻找离群索居无法融入群体的曾经,在《局外人》中重新感受不被众人理解的孤独,又在韩江的笔下看见破碎、迷茫、挣扎的痛苦瞬间,zui后在《悉达多》的开 导下,又将一切都释然…… 这一切,都是通过阅读后,属于我独 有的“记忆”。我在文字里看见了黑塞、陀爷与韩江的灵hun,知道他们都与我有过相同的时刻后,我的内心突然轻轻地说:原来大家都一样呀!所以,我也没那么糟糕,不是吗? 因而,我想,去书中寻找另一个自己,也是与自己和解的、被治 愈的好办法。 zui后,附一份敏感人士书单,期待敏感的你们,也能在其中找到另一个自己,另一段回忆。 《悉达多》 《德米安》 《克林索尔的夏天》 《荒原狼》 ✍️黑塞| 《地下室手记》 《涅朵奇卡》 ✍️陀思妥耶夫斯基| 《局外人》 ✍️加缪| 《植物妻子》 《失语者》 ✍️韩江|磨铁 《神 仙猫》 ✍️王烁|一页 (这是一本比较戳我的丑漫画,但不确定每一个人能get到,前面有单本笔记哟) —— “你的生涯,你的热爱,你一生迎过的风、路过的景,你做过的又失落的梦。”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