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罢,决定留给孩子的一本书

亦瑶谈文学 2024-03-04 00:49:46
犹记得小学时老师教我们背节气歌的时候,我始终记不住zui后一句是“小大寒”还是“大小寒”,因为总感觉“小大寒”有一种说不出来的拗口。但那时没有背顺的节气歌,此刻回想起来却异常清晰—— 春雨惊春清谷天 夏满芒夏暑相连 秋处露秋寒霜降 冬雪雪冬小大寒 大概,如作者所说,是因为融入中国人血脉里的文化传承。 若你问我喜欢哪个节气? 年幼时的我会告诉你是小寒,因为在那个时节,我的家乡开始飘雪,尽管是南方城市,但还是总有那么几天会看见书中描写的那样——天空中飘起鹅毛般的大雪——若是夜里落雪,那么小孩子们第二天一定会早早地醒来,兴奋地看着银装素裹的世界,然后开始堆雪人……尽管两三天雪就会全部融化,但那些记忆会永远留存。 少年时期的我会告诉你zui喜欢霜降,因为霜降后我的家乡才开始真正降温。那些漫山遍野几乎都是侧柏的山坡上,常年都呈现出苍翠的绿色。唯有气温骤降后,那些橡树以及灌木丛才开始变黄、落叶。而那个年纪的我,就喜欢那种万物凋零的萧索气息,晚秋的风一吹,便感觉心里的伤感也随它而去了。 后来渐渐长大,我开始喜欢春天与夏天,期待春日清晨的niao叫,以及夏时午后的西瓜。因为在这样的时刻,会一次又一次的回忆起故去的外公外婆,还有我们奔跑过的乡村土路。于是立春与立夏,在我的心中悄悄多了一种怀念的意义。 如今,我开始“公平对待”每一个季节,因为,我渐渐学会珍惜当下,学会去热爱每个时节的自然美好——春时赏花,夏时听蝉,秋时望月,冬时见雪。就如写下这本书的作者一样,他之所以能够细说每一个节气,写下相关的典故人文,想必,他亦“平等地”喜爱着每一个节气。不然,他何以拍下那么多美好的图片呢? 也是在慢慢翻阅这本书的过程中,我愈加肯定了一种信念:中华儿女,一定要详细地了解咱们老祖宗传下来的文化,明白并珍惜他们“尊重自然、效法自然、利用自然、爱护自然的天人合一思想”。 而二十四节气就是一个极 佳的切入点,只要你愿意去阅读、去了解,就能“重新唤起至真至美的田园意趣,重新发现古人隐藏于节气中的诗意与智慧,重新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 譬如写到此处,我忽然觉得“春分”、“夏至”、“秋分”、“冬至”,辞简理博、含义甚美。 好吧,我一定要将这本书留给我的孩子☺️ 📖书名:人间时节 ✍️作者:陈帆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