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上海鸦片烟毒究竟有多疯狂

横马路加竖马路 2024-07-22 17:03:37
1843年上海开埠设立租界后,大量贩运鸦片烟土在租界内公开出售,并转销全国各地,当时上海贩卖鸦片的商行有: 一:大同行,专做印度烟土进口的英国洋行,此洋行分三类。一类是英国人开设的烟土商行,如怡和洋行。二类是英籍犹太人开设的贩土商行,如新康、老沙逊、新沙逊、哈同等洋行。三类是英籍“白头行”,系英籍阿拉伯人(头缠白布)开设的贩土商行,如八巴利洋行等。 二:小同行,向大同行购得烟土后设肆另售,或转批给内地商贩。 三:挑膏店,专门熬制烟膏,另售给烟馆及吸食鸦片者,其最著名者为九江路的广诚信,所煎熬的清膏大土,被视为烟中上品。 四:烟馆,供人随时吸食鸦片的场所。 辛亥革命前,在上海公共租界及法租界公开贩卖鸦片,均由租界当局征收各种名目的捐税,并发给牌照,不问中外商人都可以公开营业。在这一时期烟毒泛滥,挑膏店与烟馆在热闹马路上触目皆是。在南京路、福建路、九江路、宝善街、正丰街、棋盘街一带,烟馆林立。当时最大的烟馆为“万里云”,最著名烟馆当属法租界的“南诚信”。南诚信位于公馆马路(现金陵东路)江西路口,烟馆内装饰豪华、设备考究,明窗粉壁,桌榻洁净,陈设典雅,悬有名人字画。烟榻是雕花大床,烟榻之上,冬天铺设棉垫或者皮褥,配有棉靠背或锦缎靠枕,床榻旁边还添置火炉、烘柜。夏天则换上凉枕、凉席。烟枪、烟灯等烟具更是十分讲究,精巧无比,还配有点心、茶果供客人食用。为全市烟馆之首。另外福州路上的阆苑第一楼、四海昇平楼,楼上卖茶楼下开烟馆。福州路上的小广寒,书场兼烟馆。此外公共游乐场也兼备烟榻供人吸用,如张园、愚园等处。菜馆也兼备烟间,供客人酒余餐后过瘾。如易安、同安、怡园、西园、同芳居、怡珍等。鸦片烟土可称无孔不入,在此公共售毒吸毒的高峰时期,上海人对于抽吸鸦片烟,认为是时髦风尚,无论官僚买办、乡绅学士以及各行各业的普通民众大都视为交际场中的应酬品,其毒害社会之深莫此为甚。 据《申报》1872年统计,仅租界内就有1700多家鸦片烟馆,时人称“上海烟馆甲天下”。随着煤气灯在上海的传入,烟馆等休闲娱乐产业为满足烟民需求,率先普及煤气灯。一时之间,上海烟馆夜间灯火通明。 图一至四:晚清上等鸦片馆场景 图五至八:为烟客配制鸦片烟过程 图九、十:下等烟馆“燕子窝” 图十一:清末上海著名烟馆南诚信正厅

0 阅读:15
横马路加竖马路

横马路加竖马路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