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笑三语:露锋、顺锋、弹锋——八十聊临写《圣教序》之“而”字
在书法那广袤无垠的天地中,每一道笔画、每一个汉字皆蕴藏着无穷的奥秘与魅力。我清和堂主人范云峰,怀揣着一颗虔诚之心,再度踏上临习《圣教序》的漫漫征程,今天的三语来聊聊“而”字。
然,“而”字,这个于日常生活里平凡至极的字眼,在《圣教序》中却绽放出别样的华彩。它重复现身多达 39 次,且写法各异,仿若一位千面舞者,每次登台皆能带来全新的惊喜。
此次所临习的“而”字,更是别具一格。将“横折钩”的拐弯予以放大,恰似于平静的湖面投掷一颗石子,激起层层涟漪,同时也留存了内轮廓的空白,似乎于这方寸之间营造出一片空灵之境。
且,具体临写,首先以露锋起笔书写上面的横画,犹如春风轻拂柳梢,由轻渐重,自然且流畅,仿佛在娓娓诉说着一种轻柔的情愫。顺锋而下的撇画,携带着优美的弧度,宛如一弯新月,为整个字增添了几分灵动之美。紧接着的短竖,恰似坚定的卫士,稳稳矗立。弹锋上来的横折钩,则充满力量感,仿佛一张拉开的弓,蓄势待发。
而最后的两笔竖画,在书写时更需格外用心。要留意左下方三个小的笔画间距较近,相互依偎,如同亲密无间的伙伴。它们与弯勾之间留出适宜的空间,令整个字疏密得当,富有节奏感。横折处形成的圆笔,恰似圆润的珍珠,散发着柔和的光辉。
至此,整个“而”字,提按变化丰富多样,犹如一首跌宕起伏的乐章。整个字左短右长、字的下方左高右低的变化,又为其增添了平衡与和谐之美。在这一笔一划之间,我们体悟到书法家的匠心独运,也领略到中国书法艺术的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由此及彼,在临习这个“而”字的进程中,绝非仅仅是复制字形,更是在与古人展开心灵的交流,领悟着他们的智慧与情感。每一次的提笔、每一次的运笔,皆是对传统的致敬,也是对自我的挑战与超越。
或许,于众多人而言,“而”字只是一个普通的汉字。但在书法的世界里,它却是一个富有生命和灵魂的艺术符号。通过临习《圣教序》中的“而”字,我们能够窥探到书法艺术的冰山一角,感受到平凡之中所蕴含的平正与平稳之美,进而开启一段专属自己的艺术之旅。
范云峰甲辰六月廿二北京早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