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癜出现蛋白尿,中医3种解读
我是严正松
2024-07-28 01:03:01
在中医理论中,紫癜伴有蛋白尿通常被理解为“肾虚”和“湿热”、“血瘀”等病理因素交织的结果。中医认为,蛋白尿的出现反映了肾脏功能的异常,尤其是肾气(肾的功能)不固,精微物质(如蛋白质)外泄的表现。
.
[一R]湿热下注:
湿热邪气侵袭下焦,影响肾与膀胱的功能,导致湿浊夹带精微物质外泄,表现为蛋白尿。此时治疗需清热利湿,如用车前子、茯苓等药物,以恢复肾与膀胱的正常气化功能。
.
[二R]血瘀阻络:
紫癜血瘀可以进一步影响肾脏的气机畅通,阻碍水液代谢,从而出现蛋白尿。治疗上需活血化瘀,如用桃仁、红花等药物,以促进血脉畅通。
.
[三R]脾肾两虚:
脾主运化,与肾同为后天与先天之本,脾虚则湿盛,不能升清降浊,亦可间接影响肾的固摄功能,导致蛋白尿。治疗上需要健脾益肾,如用白术、薏苡仁等,以增强脾的运化能力,协同固肾。
中医治疗紫癜伴蛋白尿强调个体化的治疗方案,旨在从根本上调整体质,改善肾功能,达到标本兼治的目的。
0
阅读: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