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4年上海最大的公园·兆丰公园
横马路加竖马路
2024-07-30 00:06:13
兆丰公园(今中山公园长宁路780号),占地20.9万平方。又名极司菲尔公园、梵王渡公园。20世纪初公共租界已延伸到静安寺,工部局购进了兆丰洋行土地,计划兴建当时上海最大的兆丰公园,1914年7月1日正式建成开放。兆丰公园大门开在极司菲尔路(今万航渡路,即现在2号门处)。公园的布局为典型的英国风格,同时又融入一些东方园林特色。其售票处和大门建筑均带有浓厚的英国乡村形式,酒吧却为日本式的,牡丹园则为中国古典式的。
公园初期规划分三个区:
一是富有乡村风味和野趣的自然风景园,由林地、草地、溪流和湖组成,是游人野餐和聚会的场所。
二是植物园,拟尽量搜集原产于中国的各种乔灌木,使之成为最大和最有趣味的中国植物标本园。
三是观赏游览园,包括宽广草坪、林荫大道、喷泉和雕塑、中国原产花卉园、小型动物园等。
由于公园是在长达十多年的时间中逐步扩建的,规划中的分区界限已被突破,但是小景区仍基本上按原规划的要求进行建设。园内拥有观赏植物70余科、260余种、乔木与灌木2500 多株,其中有一株悬铃木高31米、合围4.3米、树冠高达29米,为华东地区之最。此树来自意大利为寓沪英国商人汉璧礼所赠。园中还辟有牡丹园和月季园,牡丹园在 1925 年时已栽种200余株牡丹,月季园中的月季则更多,计有70余种,2000 多株,均为近代上海园林之最。园内建有露天音乐厅,一座希腊式的大理石花棚及两个大理石女塑像。1918年公园内曾设动物展览部,展出猴、羊、兔、猫头鹰、天鹅、隼和鸳鸯等动物。1921年又购地辟建动物园,翌年建成对外开放。展出的动物有熊、狼、狐狸、驴、羊、兔、鸟禽等,为上海第一个公立动物园,到1936年末全园动物共104只。1928年6月1日对上海市民开放。
1931年《上海县志》写道:“(兆丰公园)为公共租界公园中之最优美者。园中布置合东西洋美术之意味冶于一炉。有吾国名园之幽邃,有日本名园之韵味,而园中大体格局,又莫不富于西方之情趣”。这段话反映了兆丰公司的特色。1944年兆丰公园改名为中山公园。
图一:俯瞰兆丰公园
图二:行号图上的兆丰公园
图三:兆丰公园大门
图四:园内的大理石亭
图五至十二:兆丰公园内景
图十三至十六:游客游园场景
0
阅读:0
砺剑
前面去过一次,大格局和文中介绍的一样,还有当年的模样。
梁小鱼
大理石百花厅还在
狮子座的喵小姐
不喜欢上色吗?黑白的看上去不够清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