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时上海的“煤球店”和“摇煤球”

横马路加竖马路 2024-07-31 00:43:53
上海是最早使用煤气的城市之一。1865年上海建起了第一家煤气工厂。自1882年起,煤气已渐渐作为家庭取暖之用。1926年起,新式里弄房子和西式公寓的烹饪和取暖用上了煤气。但煤气的供应从来没有普及到大部分上海人的家中。截止到1949年,只有2.1%的上海家庭使用煤气灶。 上海直到三十年代初,木柴还是大多数家庭的主要燃料。这些燃料可以从木柴行里买到,或者直接从街边的小贩处购买。从三十年代起,大多数家庭开始以煤作为炉中的燃料。煤炉通常由洋铁皮制成,为正方形或圆形,大约 18英寸高,10英寸见方(正方形煤炉)或1英尺的直径(圆形煤炉),中间为筒状的炉身,在铁皮与炉膛之间充塞着煤渣,并装有把手。数十年来,这样的煤炉是普通上海人家做饭取暖的唯一能源,大约是98%的上海居民的生活必需品。由于煤炉无处不在,煤球店也遍布于城市的各个角落。这些店铺最初是柴炭店,当煤成了最常用的燃料后,就转为卖煤了,尤其是蛋状的煤球(商家用白煤屑与黄泥混合捏成煤团,并利用阳光将其自然晒干成煤球出售,这种煤球价廉且耐烧),从此它们有了一个新的名字“煤球店”。但煤球店同时也卖木炭、柴爿和其他燃料,诸如煤油。甚至在煤球已取代木柴成了主要燃料后,柴爿仍是日常必需品。大多数家庭每晚睡觉前会将煤炉熄灭,第二天早晨醒来的第一件事就是用废纸和木柴来生炉子。 几乎所有的煤球店老板都住在店铺的二楼,以便能整天照料生意。通常家中的男主人是店主和管理者。或许他会雇上一两个伙计,一般是亲戚或同乡。一旦需要,他的妻子和已成年的孩子常常会充当营业员兼记账员。 图一:街头的“煤球店” 图二:弄堂里生煤炉 图三至八:摇煤球的全过程 1 煤渣与黄土混合,围成火山状,在中部倒水搅匀 2 将搅匀的煤土铺平 3 用垛铲把煤土切成一寸见方的小块儿 4 把煤土块儿装入笸箩 5 摇成煤球 6 将煤球摊平在空地上晾晒 图九:小朋友在晒煤球 图十:上海煤业历史悠久且规模居前的义泰兴煤球有限公司的旧址

0 阅读:3
横马路加竖马路

横马路加竖马路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