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8年上海的“印度庙”
横马路加竖马路
2024-10-01 12:39:30
上海开埠后,印度人来到上海,他们大多是来自旁遮普地区,信奉锡克教。1899年,以锡克巡捕为主的团体向公共租界当局要求修建一所锡克教谒师所(俗称印度庙)。
1906年,工部局用3396两白银,在宝兴路(东宝兴路326号)购得土地1.9亩,同时又从印侨中筹募8000两白银,作为营建基金,1907年7月4日动工奠基,1908年3月竣工。同年5月30日由时任英国驻沪总领事霍必澜为谒师所揭幕。
这座谒师所是一幢两层砖木石混结构楼房,占地面积约1500平方米,建筑面积1134平方米。由红砖和人造石砌成,圆拱形屋顶铺盖油毛毡和波形铁皮,总造价为11200两白银。建筑底层是长15米、阔9米的会议室兼作餐厅,南端有2个小接待室,楼上是谒师所。此楼南端有四间小房,供布道师生活起居。谒师所内部简单朴素,没有绘像和其他装饰品,只在中央用绳索围成一方形祭台,布道师坐在祭台中央,边摇铃,边朗诵《元经》,教徒们则环坐在祭台四周,聆听布道师诵经。礼拜结束后,教徒们到会议室共进午餐,餐毕议事,议毕散会。
上海开埠后印度人在沪人口统计:
1851年上海有21名印度人,1885年有56名,1895年为119名,1900年为296名,1905年为568名,1915年超过千人,1009名,1935年最多,为2341人。
图一:宝兴路锡克教谒师所全景
图二:行号图上的位置
图三:1908年宝兴路锡克教谒师所开幕典礼
图四至九:1907年在北四川路(今四川北路)上举行隆重的宝兴路锡克教谒师所奠基仪式
图十:1924年4月,印度诗人泰戈尔访华,在宝兴路锡克教谒师所与锡克教众合影
图十一:1920年,谒师所中神职人员的合影
图十二:1944年,锡克教士兵在谒师所门口
图十三:今锡克教谒师所
0
阅读:10
kuma
江宁路(原戈登路)锡克教堂也还在
我在_四季爆好
底楼一只卫生所迁脱了
青栀木兮
现在是有居民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