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66年上海全市的火灾报警系统

横马路加竖马路 2024-10-07 12:27:15
上海辟通商口岸以后,人口激增,房屋空前密集,火灾频频发生。1856年12月9日,上海城内龙王庙附近发生火灾,延烧房屋三百余间。1860年9月21日,南京路发生大火,烧毁棚屋150间,南京路一半的繁华地段化灰烬。 租界当局将西方先进的消防制度与消防设施引进上海。1856年租界购进三台洋龙,并造了6 口消防井。1863年从美国引进新型灭火机,停在外滩金利源码头,成立救火队。1866年工部局成立火政处,负责界内消防。组建了一支由外国居民组成的义务性消防队。后来又成立上海机队、虹口机队、金利源机队,以及钩梯队。这些组织均系义务性质。法租界也在同时期设立了类似机构。为了提高救火效率,公共租界和法租界均设有警钟楼和火龙间。公共租界设有两座警钟楼,汉口路外国坟山内、闵行路巡捕房中,另在河南路、吴淞路、爱文义路等路段设有火龙间。 租界采取分段报警措施,制订了相应的鸣钟悬旗灯规则。其规则是先鸣乱钟,表示有火警发生,稍一间歇,然后以鸣钟次数代表具体地段,继鸣一下为虹口河以东;继鸣二下代表虹口河以西、苏州河以北,日间悬美旗,夜间悬红灯一;继鸣三下代表苏州河以南,南京路以北;继鸣四下代表南京路以南、洋泾浜以北,日间悬英旗,夜间悬红绿灯各一;继鸣五下代表法界公董局之西;继鸣六下代表法界公董局之东,日间悬法旗,夜间悬绿灯一;继鸣七下代表泥城桥外、新租界一带,日间悬英旗,加红旒一条,夜间悬白灯二;继鸣八下浦江中及浦东一带,日间悬华旗,夜间悬红灯二。华界的小南门警钟楼,先鸣警钟二十五下,旋照各段记数鸣钟。钟楼上日间用旗,夜间用灯,依照鸣钟数,自一至五分别悬挂。鸣钟一下为城内肇嘉浜以南;二下为城内肇嘉浜以北;三下为城外十六铺桥至董家渡;四下为城外董家渡至南火车站、放生局;五下为放生局至西区租界止。 这样整个上海地区的火警就被置于严密监控之下,消防队可以根据警钟数目迅速赶到现场,有效地控制火势。当时上海的消防制度、消防设施在整个中国都是第一流的。 图一:公共租界火警钟楼 图二:华界火警钟楼 图三:早期消防义勇队 图四:新虹口救火站 图五:中央救火站 图六:宝昌路救火站 图七:新闸救火站 图八:新开河救火站 图九:.杨树浦救火站 图十:静安寺救火站

0 阅读:6

评论列表

恬退隐忍止

恬退隐忍止

3
2024-10-07 18:28

当时上海消防制度,设施在整个中国是第一流的。

海底一粒沙

海底一粒沙

3
2024-10-07 18:58

当时上海预防火警、老外发挥了智慧、引进了国外的先进设备、组织防警人员、上海成了全国防火警的第一。

横马路加竖马路

横马路加竖马路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