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已逝的建筑·李鸿章铜像
横马路加竖马路
2024-10-17 13:51:01
1896年李鸿章在出访欧洲期间,德国克虏伯钢铁公司为李鸿章铸了一座高达9.6尺的全身铜像。1901年李鸿章病逝后,由克虏伯在华代理商信义洋行于1905年将铜像运抵上海,安置在海格路(今华山路1626号)李公祠堂(今复旦中学)内。
1906年2月21日举行铜像揭幕仪式。铜像为立像,铜质镀金,虽然这尊铜像已经存放了近10年之久,但仍然“辉煌夺目,历久如新”。据上海《图画日报》介绍:“我朝自定鼎以来,垂三百年,其间丰功伟烈、震慑寰宇之伟人,较欧美各洲为多。而铜像之举,多盛行于欧美。岂吾中国历代之名人,其功勋不若西人哉?当十九世纪间,中兴名臣李文忠公于一千八百九十六年六月,因奉命贺俄皇加冕,顺道游历英德等国。德国克虏伯厂为李公铸像,像身高九尺六寸,冠大帽,披黄马褂,佩剑,全身以纯铜铸成,饰以金皮;辉煌夺目,历久如新。光绪二十三年正月,厂主命上海信义洋行满德君,言于李公哲嗣季皋星使移建此像于上海徐家汇丞相祠堂内,备中外人士观瞻。即于是年正月二十八日行开幕礼,像身连云石座计高二十九尺有奇,铸像及石座费计德金七万数千马克,诚中国数百年未有之盛举也。”
李公祠堂建于1904年,是一栋典型中式建筑,檐角飞翘,门前是宽敞高大的廊檐,4块金漆雕花拱板上分别雕刻着龙凤呈祥、刀马人物、喜鹊登梅、苍松雄鹰的纹饰。建筑的南北两面都是高大的花格木窗,通透明净。祠堂内花园、鱼池、亭台、楼榭、回廊一应俱全。祠堂内有主房24间,厢房24间。1912年复旦公学的吴淞校址毁于战火,公学迁入徐家汇的李公祠堂。复旦公学入驻后,将供奉李鸿章牌位的正厅改做膳厅和礼堂,将一旁的戏园改为宿舍,戏园前另一幢楼房则改做校长和教职工办公室。李公祠堂里有一个大花园,里面的花厅和凉亭被改成了教室。
据《长宁区地名志》说:“李鸿章铜像因年久失修,底脚腐锈,在一次大风中刮到。”有说,现其头部由上海市文物保管委员会收藏。也有说,李鸿章铜像在50年代作为“废铜烂铁”送冶炼厂销毁了。
图一:1905年李鸿章铜像
图二:李鸿章(1823年—1901年)
图三:行号图上位置
图四至九:各种角度的李鸿章铜像
图十:《图画日报》对李鸿章铜像的报道
图十一:李公祠堂大殿
图十二:复旦公学李公祠堂校舍校门
0
阅读:5
半田设计
李鸿章铜像、现在没了?
阁下何不狗带
裱糊匠,但比曾国藩、左宗棠差几个level。
豆友184759542
铜像作为废铜烂铁能在工厂里成为有用之物,其对中国的贡献比李鸿章一生都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