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三”淞沪会战·被血洗的上海

横马路加竖马路 2024-11-04 08:58:10
1937年7月7日,日军借“卢沟桥事变”挑起了蓄意已久的全面侵华战争。在进攻华北的同时,日军也在上海寻衅滋事。中日双方在上海都已布下重兵,战争已是一触即发。8月13日,日舰突然重炮轰击闸北,长达3个月淞沪战争正式爆发。战争初期,中方主动出击,在罗店争夺战中,中国官兵越战越勇,死守不退,最后全部壮烈牺牲,日军为之丧胆,称之为“血肉磨坊”。但当时国民政府对欧美诸国抱有幻想,指望九国公约会议能够约束日本。然而西方绥靖政策却助长了日本的嚣张气焰,竟先后在南京路的先施公司门口和外滩街口投下炸弹,死伤人员千余名。11月11日,南市失守,华界全部沦陷。 “八·一三”对上海城市造成了空前的摧残,战火集中的闸北、虹口、杨浦、南市等地几乎被夷为平地。高等教育机关是日军轰炸的主要目标,沪上数十所高校几乎都遭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被血洗的上海遭到了有史以来最大的重创,战前经济、文化中心的地位不再,工业萧条,文化周敝,万户萧瑟, 但这场战役还是击碎了日军“三月亡华”的迷梦,也大大挫伤了日军的元气。持续了3个月的战期,为上海工厂和高校内迁赢得了宝贵时间,后来这些内迁的工厂和高校也带动了内地经济和教育的发展,为抗战做出了巨大贡献。 图一、二:“八·一三”中对抗日军的中国战士 图三:在上海虹桥抗击日军 图四;一枚炸弹落在南京路先施公司门口 图五至七:日军进攻上海闸北 图八:日军轰炸机飞过和平饭店楼顶 图九:和平饭店楼顶看被轰炸的上海闸北 图十:一枚炸弹落在外滩和平饭店门口 图十一至十五:“八·一三”期间的上海外滩 图十六:四川路桥南面的公共租界防御工事 图十七:1937年8月15日公共租界工部局的宵禁告示 图十八:“八·一三”期间亲临前线、记录战地实况并成书《军中随笔》的“第一女兵作家” 谢冰莹(左二)来沪时与上海妇女救国联合会发起人之一沈兹九女士(右二)聚谈

0 阅读:1
横马路加竖马路

横马路加竖马路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