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文学讲述了什么,它首先讲的都是人”
亦瑶谈文学
2024-11-12 12:48:15
“无论文学讲述了什么,它首先讲的都是人。”两个月前,第yi次看到这句话的时候,我试图在心里反驳,但仔细一想,确实如此。从诗歌到辞赋,从词曲到小说,文学无一不是为人而存在。即使是写花写草写动物,自古以来,借物喻人已是常事。
于是,便想到了去年读沈从文先生的一篇散文,读之前以为写的是云南的云,读完之后才发现,即使是写云,zui终还是回到人的身上:云南色调单纯的云,并末教育出崇高的人来,他们有目的地学习与工作,“熙熙攘攘,皆为利往”,他们忘记理想与国家,惹得沈从文先生叹惋——“云南的云即或再美丽一点,对于多数人还似乎毫无意义可言的。”
是啊,文学如何能撇开人而存在呢?
想到此处,我便迫不及待地挑选了几本今年读过的、比较喜欢的、关于人的书籍分享给爱阅读的你们!
《逃走的人》 李颖迪
这是近期读到的,我zui爱的纪实文学。在这些文字里,我看到了一群脱离现代,去过隐士一般的生活的他们。
《暂别》 邓安庆
“我真实地写我的生活。我不管别人说我写的是好是坏,我按照自己的生长节奏去写。那是我的人生也是我的文学。”诚如他自己所说,这不是轰轰烈烈惊天动地的文字,而是平淡真实、细水长流的温馨日常。但他的文字,总令我想起远方的父母。
《我在北京送快递》
《生活在低处》 胡安焉
这两本非虚构的书籍,全部脱壳于胡安焉的真实生活。他让我看见一个底层人民从“低处”爬起来,与生活与过往的伤痕抗争,却始终保存朴素、真实、诚挚、善良的内心的样子。
《读书的人》 魏小河
魏小河的文字让我感受到:读书不是任务,但它会慢慢带领你捡拾到生活中那些不易发觉的东西,从而使人进入另一个空间,感受更丰富的世界,当脚步没有机会踏入另一片土地的时候,思想可以!
《不装深刻》 梁晓声
在这本书中,梁晓声从自身、他人、社会事件出发,一一阐述自己对于人性的感知。此外,他还直白地分享了自己重新阅读中西方经典文学的体悟,从作品的文笔、情节、主题所展现的人性等角度进行评述。是一本难得的思想密集的书!
《人间信》 麦家
这本书ji细腻详尽地书写了在中国传统家庭中,被血缘缠绕的巨大裂隙之中的痛苦与无奈,煎熬与妥协,以及由此而生的层层思考。读完之后久久无法抽离~
0
阅读:4
豆瓣小透明
哇~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