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我今年读过的最喜欢的心理书
亦瑶谈文学
2024-10-12 04:03:34
“作为一个高敏感者,正是由于明知事情可以变得更好,你会痛苦地意识到这个世界、人、机构和制度与理想之间的差距。你对这个世界的虚伪、无常和功能性障碍有着深刻的洞察力,现实和理想之间的差距有时会令你陷入孤独、失意和绝望。在你学会将焦虑转化为改变所需的原料之前,你的内心可能会经历一段痛苦的冲突。”
翻开这本书,感觉每一章都在写我。其实选择这本书的zui直接的原因就是,我自己就是一个高敏感的人,我期待书籍给予我一些能够走出敏感带来的困境的办法。
正如作者所写的那样,高敏感的人对事物的感受都是深刻而强烈的,容易感知生活中的细微美好,但同时也会放大失望、悲伤、痛苦。高敏感带来的还有极高的共情力,“脸皮薄”,难以融入周围世界,莫名的压力,“完 美主义”……
大概,只有高敏感的人能够明白这些特点带来的“痛苦”与“麻烦”,我也曾一度因为难以融入人群以及身边人的评价而认为敏感就是一种缺陷——毕竟我常常因为别人并不在意的一句话和一个眼神就胡思乱想半天,严重的时候甚至会怀疑自己是不是做错了什么而造成了他人的不愉快。
“你很容易因为别人说什么或不说什么、做什么或不做什么而黯然神伤。有时你会过度解读与他人之间的互动,一旦发生冲突,你总会很快地把责任归咎于自己。”
我们常常听别人说“敏感”、“多心”,于是本就容易陷入内耗、焦虑之中的我们,就更加地筋疲力尽、不知所措。种种连锁反应,变成了更大的压力。
但你要知道,这世界上15%~20%的人是高敏感人群,我们分散在其余绝大部分的普通人群中,自然难以融入“他们的世界”。
作者用许多篇章来陈述、说明高敏感的特点,只为告诉读者,高敏感并非是劣势,它有它独特的优势(高敏感人群更具创造力,在艺术和其他领悟学习能力非常强),他以各种文献例证,并非空口白话,这给予了我极大的信心与安慰。此外,作者还教给了我们一些方法,进行练习之后,可使我们正确认识到我们的情绪和感受,从而接纳情绪、接纳自己,拥抱命运。
另外,他这句话说得非常窝心——“作为独立的个体,我们每个人都有一副独特的人生蓝图。你应对生活的方式是罕见的,它不典型,但你天生如此,你的方式与其他人的方式并没有什么好坏之分。”
是啊,每个人都是独一 无二的,并不能说我的存在方式与你不相同时,我便是错的。
0
阅读:0
二氧化碳
阅读锻炼精神的肌肉,🍒🍒运动锻炼身体的肌肉。🍷🍷
樱桃希希
坐到沙发啦~开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