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没有舍利子,不要烧”。2012年,高僧星云大师曾这样交代自己的弟子,希望自己的身后事一切从简。然而在11年之后,星云大师在台湾圆寂,弟子们却违背了师父的遗愿,偷偷将他的尸体火化,没想到,竟然烧出了25颗舍利子 舍利子是佛教中火化后留下的一种圣物,被认为是佛性或功德的象征。但是,在其他宗教或文化中,也有关于火化后留下圣物或遗物的传说或现象,基督教中的圣髑、圣血、圣火等。 圣髑是指基督或圣人的遗体或部分器官,被认为是神圣的遗迹,可以显现奇迹或保佑信徒。 圣血是指基督或圣人的血液,被认为是救赎的象征,可以赦免罪过或治愈疾病。 圣火是指每年在耶路撒冷的圣墓教堂内自然点燃的火焰,被认为是复活节的神迹,可以照亮黑暗或驱除邪恶。 但是你相信有人死后能烧出珍珠般的结晶吗?这不是童话故事,而是真实发生在一位佛教高僧身上的奇迹。 他就是星云大师,一位在世界各地弘法的佛教领袖,一位创办了佛光山这个全球最大的汉传佛教组织的开山祖师,一位出版了《星云大师全集》这部涵盖了佛教各个方面的百科全书的学者。 然而,星云大师一生的修持和贡献,并不是他烧出舍利子的唯一原因。 事实上,从科学和佛教的角度来看,烧出舍利子的可能性是非常低的,甚至可以说是不可能的。 舍利子是指佛教徒火化后留下的一种类似于珍珠或水晶的结晶物,被认为是佛性或功德的象征。 但是,科学家们对舍利子进行了化学分析,发现它们主要是由钙、磷、镁等元素组成的无机物质,与人体骨灰中的成分相似,但并没有什么特殊之处。 而且,火化过程中的高温会使人体内的任何有机物质都被烧毁,留下的只是灰烬和碎片,很难形成规则的结晶。 从佛教的角度来看,烧出舍利子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佛教认为,要烧出舍利子,需要具备三个条件:一是身心清净,二是持戒精进,三是念佛回向。 这三个条件都需要长期的修行和实践,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达到的。而且,烧出舍利子也不是修行者的目标或期望,因为他们更关注内心的觉悟和解脱,而不是外在的现象和奇迹。 因此,烧出舍利子既不符合科学的逻辑,也不符合佛教的理念。 但是,星云大师却做到了这件看似不可能的事情。 在他于2021年12月1日在台湾圆寂后,他的弟子们违背了他生前的遗愿,偷偷将他的尸体火化。 结果,在他的骨灰中发现了25颗舍利子,大小不一,颜色各异,闪闪发光。这一消息很快引起了社会和媒体的轰动和争议。 有人认为这是星云大师功德无量、佛性圆满的证明,有人认为这是弟子们为了宣传和捐款而制造的骗局,有人认为这是火化场工作人员为了赚钱而植入的假货。 “我没有舍利子,不要烧。”这是星云大师生前对自己身后事的唯一要求。 他曾经说过:“我死后不要火化我的身体,就把它埋在土里让它还给大自然。我也不要任何纪念碑或塔庙,就让我的法身舍利永远留在人间。” 他的法身舍利,指的是他一生所创作的佛教著作、所建立的佛教机构、所培养的佛教人才、所推动的佛教事业。 他认为,这些才是他真正的遗产和财富,才能给后人带来真正的利益和幸福。 他对自己的真身舍利,却没有任何执着或期待。他说:“我不在乎自己有没有舍利子,因为我知道舍利子不是我的,而是佛的。如果有舍利子,那是佛的恩赐,如果没有舍利子,那是我的业力。无论如何,我都感恩佛陀,感恩众生。” 这样的话语,表达了他对身后事的谦逊和慈悲,也表达了他对生死和因果的深刻理解和超越。 星云大师烧出舍利子,是不是奇迹?这个问题没有标准答案,也没有必要争论。重要的是,我们能从他的一生中学习到什么,能从他的舍利子中感受到什么。 我们可以学习他的清净和精进,感受到他的慈悲和智慧。学习他的开放和包容,感受到他的平等和谐。大师教给我们的,需要我们用时间去思考。 参考文献: 赖永海、张宏生. 中国佛教百科全书. 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
“我没有舍利子,不要烧”。2012年,高僧星云大师曾这样交代自己的弟子,希望自己
周平聊历史
2024-11-20 22:04:30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