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8年,留在朝鲜援建的10万大军神秘消失,美国特务找了两年都无果,我国找了两年也没任何消息。谁知两年后,我国爆出猛料! (信息来源:《作家文摘》编。名人春秋[M]。2014) 1958年,朝鲜半岛的硝烟早已散去,百废待兴。 曾经有一支中国军队在这里浴血奋战,让敌人闻风丧胆,但后来却悄无声息地消失了。 这支部队,正是志愿军第20兵团,足足十万人,如同人间蒸发一般,不见踪影。 就连国内,也鲜有人知他们的去向。 消息传到美国,立刻引起高度关注。 他们疑心重重,甚至派出特工四处打探,却始终一无所获。 这段历史,就像一枚深埋在戈壁滩下的哑弹,等待着世人去发现,去引爆。 在抗美援朝战场上,中国军队展现了强大的实力和赫赫威名。他们表现出的英勇和坚韧,让人刮目相看。 时间回到几年前的朝鲜战场。 20兵团是在抗美援朝后期才加入战斗的。 他们装备简陋,大多是轻武器。 然而,就是这样一支“轻装上阵”的部队,却屡屡重创拥有先进武器的美军多兵种联合部队。 这群“小米加步枪”的战士,硬是凭借着钢铁般的意志和灵活的战术,打出了赫赫威名。 美军内部,20兵团的名号也成了一个令人忌惮的符号。 20兵团的作战风格可以用“顽强”二字概括。 他们不畏强敌,敢打硬仗、恶仗,即使在敌我力量悬殊的情况下,也敢于亮剑,勇于冲锋。 这种精神,为他们日后执行一项更加艰巨的任务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战争结束后,20兵团没有马上回国,而是留在朝鲜,帮助当地人民重建家园,为这片遭受战火破坏的土地带来新的希望。 1958年,当20兵团准备回国之际,司令员孙继先突然接到上级命令:秘密回国,执行新的任务。 这个命令来得突然,又格外神秘。 保密程度非常高,连20兵团的战士们都不知道要去哪里,要执行什么任务。 战士们上了火车,车厢窗户被黑布遮得严严实实,外面啥也看不见。 这段旅程持续了将近一个月,漫长而压抑。 他们就像被装在一个巨大的黑盒子里,前路一片未知。 终于,火车停下,战士们走下车,眼前是茫茫戈壁,寸草不生,一片荒凉。 风沙太大了,吹得人都睁不开眼,一开口就是一嘴沙子。 战士们面对突然的环境变化,没有抱怨,没有多问,他们听从命令,很快就投入到新工作中。 两年后,一个新的导弹试验场建成了。 战士们这才知道,他们身处的地方叫额济纳旗,而他们正在参与一项绝密的国家工程——“两弹一星”的研制工作。 额济纳旗的气候条件极其恶劣。 风沙很大,天都看不清了,很容易让人找不到方向。 气温变化也十分剧烈,即使在户外下着雪,战士们也常常干得满头大汗。 汗湿了棉衣,好几天都没干。 为了赶工期,战士们只能穿着湿漉漉的衣服继续工作,忍受着寒冷和潮湿的双重折磨。 当时的新中国,百废待兴,工业基础薄弱,几乎没有任何现代化机械设备。 悱战士们只能用最简单的工具,一点一点地挖,一点一点地建,来完成靶场的建设。 苏联专家看到这些简陋的条件,直摇头,觉得就算15年建成都已经很不错了。 然而,20兵团的战士们不信邪。 他们争分夺秒,吃饭的时候都舍不得放下手中的工具,有时候馒头塞进嘴里都来不及嚼。 就是在这种艰苦卓绝的环境下,战士们硬是凭借着顽强的毅力和忘我的奉献精神,仅用三年时间就完成了靶场建设,创造了令苏联专家都难以置信的奇迹。 孙继先司令员打了很多仗,身上伤痕累累,但从没在战场上哭过。 不过,晚年回想那段在戈壁滩上的日子时,他还是不禁流下了眼泪。 这泪水中,饱含着对战士们的敬佩,对那段艰苦岁月的怀念,以及对国家强大由衷的自豪。 20兵团的战士们,无论是在枪林弹雨的朝鲜战场,还是在荒无人烟的戈壁滩上,都展现出了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无私奉献精神和艰苦奋斗精神。 他们从不计较个人得失,国家需要他们在哪里,他们就在哪里。 他们是真正的英雄,是国家的脊梁。 正是因为有千千万万像20兵团战士这样默默奉献的英雄,新中国才得以在短短几年内建立起自己的核盾牌,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他们的故事,将永远激励着我们,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20兵团的奉献,不仅仅是建设了一个靶场,更是铸就了新中国国防的基石。 他们的故事很少有人知道,但意义重大。 他们用汗水和青春,在戈壁滩上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也为共和国的未来,铺就了一条通往强大的道路。 这段隐秘的历史,值得我们永远铭记。 他们,是真正的无名英雄,是共和国的奠基人之一。 他们用行动展示了忠诚、奉献和中国军人的坚定初心。 他们的故事,将永远激励着我们,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1958年,留在朝鲜援建的10万大军神秘消失,美国特务找了两年都无果,我国找了两
乐语回味
2024-11-29 18:46:19
0
阅读:1203
中途岛海盗
英雄
倾城之恋
他们是真正的英雄,是国家的脊梁!
美丽人生
崇敬之余,这些脊梁和英雄更应该有个好的待遇和归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