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8年,一个小乞丐给鬼子卖力的搬炸药箱,监工的鬼子对他印象不错,还夸他是“大大的良民”,没搜身就让小乞丐去干活了。没想到,晚上时弹药库突然炸了! (参考信源:思想工作2005-05-30——《贾力更烈士的抗日传奇故事》) 1941年,延安的求学之路,本应充满希望,却成为了贾力更生命的终点。这位年仅34岁的中共地下党员,在带领一批青年奔赴延安的途中,遭遇敌人伏击,战斗至最后一刻,壮烈牺牲。他的人生,如同一颗流星,短暂却闪耀,照亮了抗战的夜空。他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他的名字,值得被后人铭记。从炸毁日军弹药库,到巧取军马,再到运送关键物资,贾力更的抗日事迹,展现了他卓越的战略思维、超强的执行能力,以及为民族解放事业的无私奉献。 这位战斗在敌后的无名英雄,究竟是如何书写他的传奇人生的?让我们一起回到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追寻贾力更的战斗足迹。 1938年秋,山西大同,日军在此建立了一个大型军火库,源源不断的弹药从火车站运送至此,对中国军民构成巨大威胁。中共组织决定摧毁这个军火库。如何潜入戒备森严的军火库,成为摆在众人面前的一道难题。 贾力更经过仔细观察,发现日军雇佣当地乞丐搬运弹药,这为他提供了一个绝佳的潜入机会。为了不引起怀疑,他迅速改变身份,化装成乞丐,并通过熟人介绍,成功打入乞丐内部,获得了“搬运工”资格。 在军火库里,贾力更比任何人都卖力,搬运弹药箱的速度远超常人。他吃饭狼吞虎咽,刻意表现出对日本人的谄媚,这给日军监工留下了“顺从良民”、“好苦力”的印象。日军逐渐放松了对他的警惕,甚至连例行检查也变得敷衍了事。 贾力更抓住这个机会,将事先准备好的汽油瓶和硫酸瓶藏在破旧的棉袄袖子里,带进了军火库。他利用硫酸和汽油制作了一个简易的定时炸弹,并将其巧妙地藏匿在弹药箱之间。傍晚时分,趁着日军监工放松警惕,贾力更背着一箱弹药进入仓库,迅速安放好定时炸弹,然后不慌不忙地离开。 夜幕降临,一声巨响划破夜空,大同的日军弹药库瞬间化为一片火海。冲天的火光映红了半边天,日军惊慌失措,却怎么也找不到罪魁祸首。 炸毁军火库之后,贾力更并没有停下脚步。为了解决大青山骑兵支队的军马短缺问题,他将目光投向了日伪设在归绥城耿家营村的马场。 盛夏时节,贾力更化装成货郎,挑着货担,来到耿家营村侦察情况。他故意接近马场土围子,并以兜售货物为由,与伪军士兵周旋,借机摸清了马场的地形、伪军人数以及守卫情况。 当天晚上,贾力更与游击队队长高凤英率领队员们,悄悄潜入马场。他们迅速解决了哨兵,包围了伪军宿舍。伪军在睡梦中被惊醒,面对黑洞洞的枪口,只得乖乖缴械投降。最终,游击队成功夺取了300多匹军马和20多支步枪,满载而归。 除了战斗在敌后,贾力更还承担着为根据地运送物资的重任。他多次利用各种巧妙的方法,将武器、军装等物资安全送达。 1939年夏,地下党从归绥伪军手中缴获一批武器,急需运往山里。贾力更想出了一个“瞒天过海”的计策。他将武器藏匿在一口棺材里,上面覆盖着臭油烂肉,并安排人假扮成送葬队伍,一路嚎哭着出城。日伪士兵被棺材散发出的恶臭熏得不敢靠近,再加上“死者”患有传染病的谣言,更让他们避之不及。就这样,这批武器顺利通过了日军的关卡,安全抵达根据地。 1940年夏,贾力更又接到了一项新的任务:运送1000套军装。他带领几名化装成伪军的游击队员,赶着驮着军装的骡子,大摇大摆地来到归绥西口子。不料,一头骡子被摩托车惊吓,导致军装暴露。一名日本宪兵小队长立即上前盘查。 千钧一发之际,贾力更沉着冷静,拿出了事先准备好的证明和批条。为了进一步打消日军的疑虑,他还主动拿出烟土贿赂对方。日军小队长见财眼开,便不再追究,放行了这批军装。 贾力更的抗日事迹,远不止这些。他炸毁弹药库、夺取军马、运送物资,每一次行动都展现了他过人的智慧和勇气。他灵活运用各种战术,巧妙地周旋于敌人之间,完成了一个又一个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贾力更的传奇人生,是无数中共地下党员的缩影。他们战斗在敌人的心脏,用自己的智慧和生命,为抗战胜利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他们的英勇事迹,值得我们永远铭记。 1941年,贾力更的生命定格在了34岁。他虽然倒在了黎明前的黑暗中,但他用热血和生命点燃的火种,照亮了前进的道路。他的精神,将永远激励着后人,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
1938年,一个小乞丐给鬼子卖力的搬炸药箱,监工的鬼子对他印象不错,还夸他是“大
乐语回味
2024-12-04 20:18:59
0
阅读: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