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期间,许多士兵的妻子和女朋友,在他们动身赴战之前亲吻告别。这个情景被广泛地展现在了电影和文学作品中。虽然这个场景看似浪漫,其实背后有着无尽的痛苦和牺牲。 故事的主人公是一位名叫李明的中国士兵,和一位名叫王丽的中国女孩。他们在一次音乐会上相遇,他们一见倾心,彼此倾诉了心事。他们发现他们有很多共同的爱好和梦想,他们决定结为终身伴侣。他们幸福地筹划着未来的生活。 他们在1941年的夏天,在上海的一场音乐会上相遇。那是一场由美国爵士乐队主办的音乐会,吸引了很多年轻人前来观看。 李明是乐队中的钢琴手,王丽是报社派来采访的记者。他们在音乐会结束后,在后台相遇,一眼就被对方吸引了。 他们开始交谈,发现彼此有很多共同点。他们都喜欢音乐和文学,都有着远大的理想,都对生活充满了热情。他们互相交换了联系方式,约定再见面。 从那以后,他们就开始了一段甜蜜的恋情。他们经常一起去看电影、听音乐、逛书店、吃饭、散步。他们也经常给对方写信、打电话、送礼物。他们相互鼓励、支持、理解、尊重。他们觉得自己找到了真爱,幸福无比。 不久之后,他们就决定结婚。他们向各自的家人和朋友宣布了这个消息,得到了大家的祝福。他们租了一间小公寓,开始了新婚生活。他们每天都充满了快乐和希望。 然而,好景不长。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袭珍珠港,美国宣布参战。中国也加入了同盟国阵营,与日本全面开战。上海成为了战争的前线,受到了日军的猛烈轰炸。许多平民和建筑物遭到了毁灭,死伤无数。 李明作为一名中国公民,义无反顾地报名参军,为国家和人民而战。他觉得这是他的责任和荣耀,他不能坐视不理,他要保卫自己的家园。他告诉王丽,他必须去前线,他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回来,他希望她能等他。 王丽虽然非常不舍,但是也理解和支持李明的选择。她知道李明是一个有信念和勇气的男人,她为他感到骄傲。她告诉李明,她会一直等他,她相信他会平安归来,她爱他。 他们在码头上亲吻告别,王丽含泪祝福李明平安归来,李明承诺会永远爱王丽。他们不知道这是他们最后一次见面。 李明随着部队出发了,王丽留在了上海。她继续在报社工作,报道战争的进展和影响。她也经常给李明写信,告诉他自己的近况和想法。她每天都祈祷着李明能够平安无事,早日回到她的身边。 李明在战场上经历了无数的血与火,他一直把王丽的信件和手帕放在胸口,给自己带来了勇气和温暖。他曾经多次险些丧命,但都幸运地活了下来,他相信他们的爱情能够战胜战争。 他也经常给王丽回信,告诉她自己的经历和感受。他每天都期待着战争能够结束,早日回到王丽的怀抱。 这样的日子持续了四年多。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二战结束了。全世界都欢呼雀跃,庆祝胜利。中国也迎来了解放和重生。 李明得到了复员的通知,他终于可以回家了。他兴奋地收拾好行李,准备启程。他给王丽写了一封信,告诉她自己即将回来的消息。 他说他已经买好了订婚戒指,想要向她求婚。他说他已经为他们准备好了一个新家,想要和她开始新的生活。他说他已经创作好了一首歌曲,想要为她演奏。他说他爱她。 然而,这封信却没有寄到王丽的手中。因为王丽已经不在人世了。 原来,在1944年的冬天,上海发生了一场大规模的瘟疫。许多人因为缺乏医疗资源和防护措施而感染了致命的细菌。王丽就是其中之一。 王丽在工作中接触到了一些感染者,不幸被传染了瘟疫。她开始出现发烧、咳嗽、头痛、呕吐等症状。她没有告诉李明,怕他担心。她也没有去医院,怕被隔离。她只是在家里自己服用了一些药物,希望能够康复。 然而,她的病情并没有好转,反而越来越严重。她的身体越来越虚弱,她的呼吸越来越困难,她的意识越来越模糊。她知道自己快不行了,她只想再见李明一面。 她拿出了李明给她的最后一封信,用微弱的声音读了一遍。她感受到了李明的爱意和期待,她也想要回应他。 她拿出了笔和纸,用尽最后的力气写了一封信给李明。她说她很抱歉不能等他回来,她说她很感激他给她的幸福,她说她很遗憾不能和他实现他们的梦想,她说她会在天堂等他,她说她爱他。 写完这封信后,王丽就没有再醒过来。她静静地躺在床上,手里还握着李明的信件和手帕。她的脸上还带着微笑,仿佛在做一个美好的梦。 参考文献: 蒂佩尔斯基希.第二次世界大战史.国防大学出版社,2002.
二战期间,许多士兵的妻子和女朋友,在他们动身赴战之前亲吻告别。这个情景被广泛地展
周平聊历史
2024-12-12 11:06:10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