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慈欣收到一封来自白宫的电子邮件,以为是垃圾邮件,就删除了!可过了阵子他突然接到外事部门的电话,才知道竟然是美国前总统奥巴马要找他!原来,奥巴马是《三体》迷,读后就欲罢不能,想联系大刘催更! 刘慈欣这个被誉为中国科幻文学里程碑式的人物,他的名字早已随着《三体》的成功被全球熟知。 与外界塑造的神秘、冷峻、深邃的科幻作家形象不同,这位曾经的电厂工程师却在他的日常生活中展现了另一种鲜活的真实。 他的幽默、接地气以及对生活的细腻观察,与他在小说中营造的恢弘宇宙形成了鲜明对比。通过他“幕后”的点滴经历,我们得以更全面地了解这位“煤矿工人”出身的科幻大师。 刘慈欣的职业生涯始于山西娘子关电厂,这座工厂为他提供了安稳的生活,同时也成为他科幻创作的温床。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中国科幻尚属小众文学,科幻作家的收入极为有限。 刘慈欣一边靠稳定的电厂工作养家糊口,一边利用空闲时间创作小说。 在这座工厂里,他不仅履行了自己的电力工程师职责,更在平凡的岗位上萌生了无数关于宇宙、科技与未来的奇思妙想。 这段时期,刘慈欣在工作时极其善于“摸鱼”。为了避免被同事发现,他会特意使用那种只能正面看清的老式液晶显示屏,在忙碌的工作环境中偷偷敲下他的科幻构思。 他自己也承认,这种“工作中写小说”的方式让他时刻充满了一种“占便宜”的满足感。正是这种看似“不务正业”的摸鱼行为,奠定了日后《三体》等一系列经典科幻作品的雏形。 作为一名理工科出身的作者,刘慈欣的创作风格严谨而富有逻辑。他早年对煤炭分拣系统的研发尝试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当时,他试图设计一种先进的自动分拣系统,却因技术被国外垄断而未能实现。 他的失败并没有让他气馁,反而激发了他将技术与人性结合、探索科学与伦理的深刻思考。 这种理工思维贯穿了他的创作生涯,使他的作品兼具科学性与哲学深度。 《三体》的成功背后是他几十年的坚持与积累,这部作品不仅仅是一部描写外星文明的科幻小说,更是对人类社会、文明演化与宇宙未知的全方位思考。 刘慈欣通过这部作品,将人类置于宇宙尺度之下,让读者感受到自身的渺小与宇宙的浩瀚。 《三体》的影响,很快从科幻圈蔓延到了其他领域。许多商界大佬、科学家,都成为了《三体》的粉丝。 比如雷军,他曾公开表示,这十年他推荐最多的书就是《三体》。 他认为,《三体》中的很多概念,如"降维打击"、"黑暗森林",对理解互联网竞争有很大启发。 马化腾也曾表示,他非常喜欢《三体》,以及刘慈欣的其他作品。 2015年,《三体》的英文版出版。 这一年的8月,一个惊人的消息传来:刘慈欣凭借《三体》,获得了第73届雨果奖最佳长篇小说奖。 这是亚洲作家首次获此殊荣,也标志着中国科幻文学走向了世界舞台。 就在刘慈欣的声望日盛的时候,一个有趣的小插曲发生了。原来,美国前总统奥巴马也是《三体》的粉丝。 他读完《三体》后,惊为天人,迫不及待地想联系刘慈欣,讨要下一部作品。于是,他给刘慈欣发了一封电子邮件。 然而,刘慈欣并不知道,这封署名为"奥巴马"的邮件,竟然出自真正的奥巴马之手。他以为这是一个恶作剧,便直接删除了邮件。 直到接到了外事部门的电话,他才恍然大悟,原来那真的是奥巴马! 后来,当奥巴马访华时,他执意要见刘慈欣一面。见到刘慈欣时,奥巴马充满兴奋,像个孩子一样问东问西。他说自己很喜欢《三体》,称其想象力独特,视野宏阔。 他还打趣道,看完《三体》后,他觉得当美国总统并没有那么了不起,因为在浩瀚的宇宙面前,人类的一切争斗都显得如此渺小。 至于奥巴马对《三体》的兴趣,是纯粹出于对科幻的喜爱,还是想借此了解中国人对未来的想象,那就不得而知了。 但有一点是肯定的,《三体》让世界看到了中国科幻的独特魅力,也让世界认识到了刘慈欣这位科幻大家。 尽管他的作品中充满了对未来的理性预测和对人类命运的悲悯反思,但生活中的刘慈欣却有着另一面。 他的贴吧小号被曝光后,人们发现这位获奖无数的作家私底下竟然幽默风趣,甚至有些孩子气。通过这个小号,他不仅自夸自己的作品,还吐槽生活中的琐事,展现了一个“草根”作家鲜活的一面。 在获得雨果奖后,他毫不掩饰自己的喜悦,甚至在贴吧上激动地宣称这是“科幻界的诺贝尔奖”。这样的坦率,让人看到了他作为普通人的一面——一个为自己成就感到骄傲的电厂工人,而非被神化的文学巨匠。 不仅如此,刘慈欣还多次调侃自己。在谈及阳泉一中母校更偏爱另一位校友李彦宏时,他的酸涩之情跃然纸上。 这些接地气的言论,让原本对他抱有神秘感的读者产生了更多的亲近与认同。 作为一个热爱生活的人,刘慈欣的灵感往往来源于最日常的细节。 他的作品中常常出现洗碗、做家务等场景,这些生活化的描述让科幻更加贴近普通读者。例如,在《赡养上帝》中,他对生活用品的描述真实得让人忍俊不禁,这些细节显然来源于他自己的日常体验。
刘慈欣收到一封来自白宫的电子邮件,以为是垃圾邮件,就删除了!可过了阵子他突然接到
从南谈历史啊
2025-01-20 13:04:41
0
阅读: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