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吐鲁番发现唐代西州都督府长史李重晖墓
遇见考古吧
2025-01-21 16:36:02
一名生在中原的唐代世家大族子弟,因“倾慕班超之志”,远赴西州守卫疆土,最终长眠于火焰山脚下。吐鲁番巴达木东墓群2024年考古发现的唐代墓志,记载了西州都督府长史李重晖的传奇一生,也反映出“安史之乱”后,唐西州地方政府孤守西域的历史细节。
“这是该墓群再次发现唐代高等级官员墓葬。”日前,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副研究馆员尚玉平在2024年新疆考古工作汇报会上介绍了这一新发现。巴达木东墓群位于吐鲁番市高昌区火焰山镇,这里分别于1984年、2022年发现过北庭都护府副都护高耀、程奂的墓葬。
尚玉平介绍,李重晖墓志出土于巴达木东墓群M16墓后室,墓志由志盖和志石组成,志石竖排右起阴刻楷书19行580字,首题“唐故西州都督府长史朝散大夫太子中允陇西李公墓志铭并序”。初步释读可知,墓主人李重晖去世前担任西州都督府长史,生于唐神龙二年,卒于唐德宗贞元五年,享年83岁。
公元640年,唐在吐鲁番盆地推行州县制,设置西州,下辖五县。一系列唐制的施行,使西州与唐内地各州一样,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呈现出高度的一致性和统一性,成为唐经营西域的重要基地。长史是西州都督府的高级官员,地位仅次都督一职,主管户籍管理、文书往来等民政事务,保障西州稳定和政令施行。
李重晖官历四任,墓志中较为清晰地记载了他的任职履历。从瓜州都督府户曹参军起步、历任西州都督府交河县令、西州都督府录事参军,最后一任是西州都督府长史,官职逐渐升迁,任职地点也一路向西。“从官职晋升的连贯性看出,当时西州的行政秩序良好,社会相对平稳、各项事务能够有序开展。”尚玉平介绍。
“李重晖出身关陇贵族,但墓志记载,他‘倾慕班超之志’,不愿借家族荣光谋求安逸,把建功边疆作为自己的志向。”尚玉平说。李重晖祖父李檀官至“银青光禄大夫,守亳、汝、魏三州刺史,赠尚书左仆射”,《新唐书》记载李檀封爵“敦煌公”。父亲李谨为“正议大夫,行汾州长史”,堂兄李泌在唐德宗时更是官居宰相。
尚玉平说,李重晖墓只发现一具人骨,另有玉坠、塔式罐、铁券、石砚以及动物俑等27件随葬器物,从墓志“权窆”一词可以看出,他的家人原本打算把他暂时安葬在火焰山脚下,等到能与中原取得联系时,再迁回陇西成纪老家。但李重晖去世后不久,西州被吐蕃攻破,这一心愿未能实现。
李重晖是唐代生在中原、建功西域的官员代表,其墓志对研究唐边疆地区治理体系有重要价值。
0
阅读: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