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北大医学女教授,因腰痛在本院手术,不料,术后才7天,就突发肺栓塞离世

如梦菲记 2025-03-14 11:29:21

2006年,北大医学女教授,因腰痛在本院手术,不料,术后才7天,就突发肺栓塞离世,事后,丈夫翻看妻子的病历,却意外发现医院不为人知的真相!   麻烦看官老爷们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熊卓为是北大医学部的一位著名教授,长期从事心血管研究工作,身边有无数的同行和学生尊敬她,她也以其扎实的学术功底和崇高的医德受到了医学界的认可。   然而2006年的一个冬天,一场手术让她永远离开了这个世界,而这一切的始作俑者竟然是她自己所在的医院。   那时,熊卓为的腰椎一直困扰着她,长时间伏案工作导致的腰痛逐渐加重,最终,检查结果显示她的L4和L5节滑脱,神经受到了压迫,情况越来越严重。   为了缓解痛苦并避免更严重的后果,她决定进行手术治疗,毕竟,作为自己所在医院的教授,她对医院的技术和治疗流程有着足够的信任。   她选择了北大第一医院,这里设备齐全,医生众多,大家一致认为这是一个安全的选择。   医院的骨科主任李淳德向她和丈夫王建国保证,这是一台简单的小手术,术后恢复很快,最多一周就能出院,李淳德的信心满满也让熊卓为和丈夫王建国感到安心。   手术当天一切顺利,术后几天熊卓为的恢复情况也非常好,医生们都表示她的身体状况很好,完全符合恢复的预期,家人和朋友都认为,妻子很快就能回归正常的生活。   几天后,事情开始发生变化,熊卓为的双腿出现了肿胀,王建国注意到这一点时,心里不禁升起一丝担忧。   不过,由于医生们已经开始休假,临近春节,医院的工作人员给了熊卓为一些止疼药来缓解症状,虽然肿胀的情况没有得到充分的重视,但王建国并没有将其看作严重问题,依旧相信妻子的情况不会有大碍。   然而,命运的转折发生在1月30日的晚上,熊卓为的病情突然恶化,她开始出现呼吸急促、面色苍白等症状,王建国急忙叫来医院的医生。   经过紧急抢救,熊卓为被送进了ICU,但最终,医生宣布抢救无效,她因急性肺栓塞不幸去世,年仅49岁。   这个消息像晴天霹雳一样击中了王建国,他怎么也无法相信,原本看似普通的手术,竟然会带来如此可怕的后果。   医院给出的死亡原因是急性肺栓塞,但随着王建国的调查,越来越多的疑点浮出水面,首先,他发现妻子的病历中,死亡时间的记录前后竟然出现了三个不同版本。   这种不一致让王建国开始怀疑,医院是否在事后篡改了病历记录,试图掩盖一些真相,更让他震惊的是,在抢救过程中,竟然有三名没有执业资格的实习医生参与了抢救。   王建国不禁愤怒,他知道这些实习生还只是医学专业的在校学生,根本没有行医资格,却被允许在抢救过程中扮演主治医生的角色。   医院方面的解释是,这些实习医生在主治医生的指导下参与了抢救,医院并没有违反规定,但这一解释显然并没有平息王建国的愤怒。   他认为,这些医学生缺乏经验,抢救过程中可能造成了不必要的延误,导致妻子失去宝贵的治疗时间,为了进一步查明真相,王建国决定深入调查妻子的病历,逐一比对记录。   他发现,病历中许多关键内容都被篡改了,比如,妻子腰椎滑脱的级别,从1度变成了2度。   手术记录上显示,妻子在手术中出现了肋骨骨折、心脏破裂和肝脏受伤等严重创伤,但这些都没有在事前得到足够的警告,治疗过程中也没有引起医生的高度重视。   尽管医院方面坚持认为,熊卓为的死亡完全是由术后并发症引起的急性肺栓塞,而不是医院方面的失误,王建国依然感到医院的过失才是妻子死亡的根本原因。   他认为,医院未能充分评估术后风险,也没有及时采取有效措施来防止并发症的发生,这些都是不可原谅的错误。   经过长时间的诉讼,法院一审判决医院赔偿王建国70万元,但并未支持关于无证医生参与抢救和病历篡改的指控。   法院认为医院在术前评估、术后处理和抢救过程中确实存在一定的疏漏,但并未达到严重失职的程度。   王建国对这一判决并不满意,他认为法院的判决过于轻率,医院的过错远不止于此,他决定继续上诉,要求更高的赔偿,并强调医院的失误应当追责。   二审的判决最终维持了原判,法院认为医院确实存在过失,但没有证据证明医院故意篡改病历或非法行医。   尽管法院做出了判决,案件依然没有平息争议,医院的管理体制和医疗法律的缺陷,仍然是这个社会亟待解决的问题。   王建国的调查揭示了医疗行业中存在的一些深层次问题,也提醒我们在就医时要更加谨慎,确保自己在安全的环境中接受治疗。   对此大家有什么想说的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说出您的想法!   信息来源:中国在线2009-11-05《学生无证行医致北大教授死亡案今日二审》

0 阅读:0
如梦菲记

如梦菲记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