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打工人|谈谈如何有效攒钱

小小点儿 2025-03-15 16:59:39
发现一个规律:越是抱怨"缺钱"的人,越容易陷入两个极端。一种月光族,每个月死活存不下钱;另一种死攒派,只会把钱放进定期吃越来越低的利息,然后看着通货膨胀把自己的购买力一点点蚕食掉。 1⃣攒钱没用,会用钱才有用 A工作4年攒了30万,却因为害怕花钱而一直住在城郊,每天单程通勤2小时。她说这是为了安全感。 B初始存款仅5万,但懂得合理配置资产,一部分钱用于提升技能,一部分钱投入理财增值。两年后,她的总资产已经接近20万,且生活质量明显提高。 曾经我也是个纯攒钱派。每个月固定存钱,看着数字增长有安全感。直到有一天我算了笔账:我辛苦攒的钱,未必赶得上通胀速度。 这不是缺钱,是缺"让钱生钱"的能力。 2⃣ 找到适合的钱生钱方式 其实很多人和我一样,既想要稳定性,又想要相对可观的收益。我想要:不盯盘、跑赢通胀、风险可控。 比如债券型基金里的"固收+"产品。简单理解就是以债券为主,辅以少量股票仓位配置。这种模式比纯债的收益潜力更高,但风险依然可控。 挑选原则如下: ▫️看业绩表现。如截至24年底,近一年收益率超5%。这个收益成绩在现在的大环境下属实难得,而且产品稳定性也不错,近一年回撤能控制在1.5%以内。获得可观收益的同时,又能保持较小波动,适合作为稳健理财的选择。 ▫️看资产配置是否巧妙。 通过债券稳健打底,股票适当增强的方式,实现"进可攻退可守"的能力。有效降低单一市场或资产波动对整体理财组合的影响,适合大多数普通人的风险偏好。对于既想要收益弹性空间能大一点,又希望相对稳健的人来说较合适。 ▫️看背后团队。比如公司近三年固收产品收益率能达到多少,排名如何(如前10%),风险控制实力如何。 3⃣ 缺钱,更应懂钱 很多人总说自己缺钱,却从不思考如何让手里的钱更有效率。挣钱很重要。但让钱为你工作同样重要。 学会让钱生钱,是跳出"缺钱怪圈"的出路。 ⚠️基金公司不保证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证最低收益,敬请投资人注意风险,投资者投资前请仔细阅读说明书、合同等法律文件;本基金的过往业绩及其净值高低并不预示其未来业绩表现,不等于理财产品实际收益,投资须谨慎。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