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红书的封号封贴逻辑也很值得耐人寻味,其实作为一个社交媒体,本质上是让大家有个发

时代啦史呆拉不呆拉 2025-03-26 19:40:06

小红书的封号封贴逻辑也很值得耐人寻味,其实作为一个社交媒体,本质上是让大家有个发声和展示自己的地方,普通人在小红书上分享自己的日常,品牌在上面分享官方信息。

(以下吐槽不针对任何具体工作人员,说的是个现象,工作人员只负责自己的业务,也不可能跨部门去解决问题,只不过串联起来对我来说就是非常糟糕的记忆)

大部分品牌都有线下实体店,普通用户问一句:“你好,请问地址是?”如果品牌客服回复:“你好,我们的地址是188 North Bridge Road Singapore”。

好了马上会收到“试图引流到第三方!必须马上关小黑屋”的警告,或者恶心一点你连个警告都没收到,平台自动把你限流隐藏甚至号没了。

我有个新加坡客户2020-2023年都有企业蓝V认证,2024年进入电脑端要想提交续约蓝V申请,结果发现账号不允许被认证,客户觉得奇怪啊,手机后台没有收到任何违规提示,电脑端也没有通知,到底为什么不可以被认证?

呵呵,我们去各种托关系求爷爷告奶奶的,结果原因是:“不允许在个人简介里写店铺地址”

我们追问:“可是2020-2023不都正常吗?怎么2024不可以了?”

小红书官方说:“这是现在最新的规则!”

我们又问:“那为什么没有收到任何提示,就不允许客户认证了?人家做了三四年的账号也有几万粉丝,现在不可以认证怎么办?”

小红书官方说:“你们重新注册个号吧,这个号废了。”

实话实说我站在客户角度非常难过,用心运营了几年的小红书品牌官方账号,累积到几万粉丝是件不容易的事,由于以前可以做现在不可以做又不给后台提示的原因,导致账号废了,难道是客户的责任?

千万别来跟我说:“我们官方有出公告,谁让你不看?”

要知道小红书乱七八糟官方薯一大堆,例如薯队长、薯管家、美妆薯、商业薯、直播薯、健康薯、生活薯、汽车薯、时尚薯、游戏薯,成千上百个薯谁知道鬼公告发在哪里?

何况又不是说我今天关住了几百个官方薯,你发的帖子就会精准推送到我面前的,如果我只刷首页,不刷关注页或者点到这些薯的个人主页去,根本看不到这些帖子。就好像我作为博主,每个月都在更新好几篇内容,但粉丝总以为我没更新,因为你根本刷不到自己关注的博主的内容啊!

正常情况不应该是,例如小红书出了新规定不可以在个人简介写地址,也不可以评论区私信回复地址,那就给商家一个后台提醒警告,类似于“最近检测到你频繁回复地址,这类导流行为是官方不允许的,请马上停止,否则你将被封号。”

就是一个代码的事情,但对于品牌方的感受就会好很多,品牌客户不是你小红书的金主爸爸吗?

之前国内的酒店、商家或者餐厅,是可以在小红书上显示门店地址的,但是海外商家一律不可以,用户好不容易在小红书看到了想去,为什么不允许别人回复基本线下店的信息?最后你只会逼的用户去GOOGLE或者其他平台找地址。

就连别人问这件衣服多少钱也不可以回复,这是发了什么疯?就算我正常分享自己的日常,粉丝问这顿饭多少钱这件衣服多少钱,回复价钱也不可以为什么啊啊啊啊啊?!!!!!?????!!!

那到底我开社交媒体账号能回复别人什么?只可以回复:“谢谢你宝宝!”吗?品牌用社交媒体是来和用户交流的,要处理和解决问题的,社交媒体是个沟通的窗口,正常人话都不可以说了,也蛮滑稽的。

逼的这些商家在小红书上无路可走用意是什么?哦,开电商啊?呵呵。

再来说说电商的事,我不鼓励且反对所有海外客户去开小红书电商,品牌方一定会被教做人,且无止尽噩梦和混乱问题产生,绝对影响我们中国社交媒体在外国品牌心目中的形象,如果你想安安心心海外做生意,千万别开小红书电商。

小红书电商有三种,中国卖中国,海外卖中国以及海外卖海外。这三种模式都是三个不同的小红书部门团队在负责,据我所了解的情况是,电商部门运营也是比较混乱。

国内卖国内的电商规矩非常恐怖,佣金是所有平台最高的应该是5%?品牌客服如果几分钟内没有回复响应就会被扣2000,人家商家24小时不睡觉的啊?淘宝要客服、京东要客服、PDD要客服、小红书也要客服,做品牌也是蛮惨的,以前线下开个实体店招个员工就可以了,现在要被平台PUA。

而且我经常看国内商家帖子吐槽小红书电商,洋洋洒洒评论区都是各类商家的血泪史,后台被封、钱被扣住拿不出来、各种违规扣钱,很多人因此把小红书电商都关了。

说到跨境电商,这个部门也很有趣的,从我2021年以商业化角度去和小红书对接,这个部门的流动率和改规则已经不是一次两次了,跨境难度对于新加坡客户也蛮大的所以大家不做。

难道让海外客户为了能正常在小红书上回复用户评论和疑问,交一堆保护费开电商后台、开广告后台才可以咯?每个月固定充值多少万人民币才能解决问题啊?

要是每个月不像雅诗兰黛中国一样给300万广告费,客户就不是客户咯?

爱马仕啊?配货制度?!(说到这个我又有另外生气的事了,让我先把电商说完)

接着是海外卖海外,好家伙他们是包给第三方公司有赞ALLVALUE做的,也就是说你开小红书海外卖海外电商,用的系统不是小红书官方的 是一个第三方程序,人家每年收你一个模板费,其他100样不管的。

品牌算了算为此投入的成本和实际能收回来的订单数量,大部分也就作罢了,除了一些华人个体户上面卖卖小商品或者相对来说能收回成本的业务,没人敢随便开。因为发生问题没官方帮你解决和申诉的。

我之前有客户在TIKTOK上遇到过封店、违规和钱拿不出来的情况,10-20万新币也就是近一百万人民币拿不出来,天天对我夺命追魂CALL问TIKTOK什么时候可以解禁把钱拿出来,平台说好的90天到期仍然拿不出,我们作为代理商夹在中间里外不是人。

有了这样的经验教训,我绝对不鼓励且反对海外客户做电商,我既不相信平台有人性,也不相信工作人员能履行他在职时说过的话,换了人没搞关系绝对不给你解决问题,客户倒霉也就约等于我公司倒霉,公司倒霉约等于我倒霉,对着客户我要说对不起,对着平台我要做龟孙子跪下来。

客户只会说:“要不是因为你Stella之前说小红书是中国的社交媒体平台,要不是因为你是海外代理我们才不做呢!”

我内心有一百种呐喊:“我说中国有微博微信抖音小红书,微博最老牌最稳定还有明星资源你们不要,因为朋友说小红书,你们圈子说小红书,为啥变成是我的责任啦,找不到小红书官方只能来批评我咯?哎~~~微信你们自己也不用也不用看,携程也很好啊,你们说不想弄。”

平台也会说:“你有那么多客户资源什么用?你都在做代运营了,客户还不愿意投广告,你做什么代理?”

我内心的另外一百种呐喊是:“我本来给客户提供内容运营没什么P事,最多内容调整调整,但自从做了广告,每天鸡飞狗跳一堆事和你们N个人对接,还要被海外客户骂,关键KPI也很恐怖啊,只算投信息流的钱,其他广告的钱不算在KPI里,完成千万人民币消耗才有1%-2%的返点,那请问我赚什么?海外没有一个客户像雅诗兰黛一样财大气粗可以每个月花300万人民币的,我们创业公司也不是国内大广告公司一年营收几十亿人民币的,你拿不合理的国内KPI要求国外,我要付出的时间成本、交易成本和人力成本谁帮我买单?”

说到我另外还有个客户,去年做小红书品牌专区做的好好的,每个月也不少钱,结果3次被莫名其妙封号导致品牌专区消失,简直杀疯了我!后台没收到任何提示违规信息,账号就没了!!!!

我再去求爷爷告奶奶托关系,最后封号原因是:“该品牌7个月前发布的笔记内容涉及违规。”

我问:“哪里违规了?7个月前可以正常发出去的笔记为什么现在违规?”

对方回答我:“我们现在有新的规定,你们缺XXX资质。”

我说:“那早点讲啊,我让客户补给你,为什么在毫无通知的情况下封号了,品牌专区还在投着也消失了,客户的钱怎么算?他们的损失谁承担?”

对方回答:“我们不负责这个问题,你可以去找相关部门。”

为了捞回客户的账号我整整花了小一个星期的时间,中间客户损失的小1个星期品牌专区问题,我只能各种跪下来求原谅。

这样的情况在去年发生了3次!!!!!!!

还有个恶心的事情,类似于上述的内容违规,我另外个客户原本小红书官方账号里发了1000多篇内容,之前都是符合小红书规定标准的,结果突然有一天笔记都消失了,蒸发700多篇,顺带着连走小红书蒲公英博主KOL后台的博主笔记也全军覆没,我作为KOL发的3个笔记也全部人间蒸发!!!!!!

客户又来问我损失谁来承担?

小红书只会说:“没办法。”

是啊,普通执行层面的工作人员能有什么办法?没办法嘛!

以上痛苦的心路历程是这5年在新加坡、马来西亚和日本做小红书的血泪史。还有N个故事可以分享,如果每个故事都拍成2-3分钟短视频,我估计可以出50集连续剧。

不光是我作为广告公司每天痛苦挣扎,我也很为海外品牌客户感到不值得,因为和脸书、IG、推特等差太多了,人家全球化的社交媒体怎么体验就比你小红书好呢?

甚至我也写过很多篇关于我这十几年做博主、做品牌和做广告公司打交道的社交媒体,微博、微信、抖音、小红书,小红书是所有社交媒体里从内容运营、到态度、到规则最让人抓狂且愤怒的平台。

微博是我使用了16年一直体验最好的平台,无论是用户、博主、品牌方、广告公司的感受。所以我始终坚持在这里写长篇大论!!!

0 阅读:0
时代啦史呆拉不呆拉

时代啦史呆拉不呆拉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