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谈两轮,日本彻底不“跪了”!手握1.13万亿美债强势对抗
美日近期开展了第二轮关税谈判。美国财政部大肆宣扬会谈“坦率且成果丰硕”,可日本官员随即向媒体传递不同声音——经济再生大臣赤泽亮正率领的团队直言,美国始终紧抓25%的汽车和钢铁关税不放手,甚至都没给进入实质性谈判的机会。
更具冲击力的是,首相石破茂直接向富士新闻网表态:“增加汽车税?根本没有商量的余地!”眼瞅着7月谈判的最后期限日益临近,日本财务大臣加藤胜信突然抛出重磅消息:日本持有1.13万亿美元美债,至于是否当作谈判筹码“全看情况”。显然,这场贸易纷争即将升级为金融层面的激烈博弈。
特朗普政府此番依旧沿用“极限施压”的老手段。4月16日临时插入谈判议程,意图复刻2019年迫使墨西哥签署不平等协议的套路。然而,日本并非轻易屈服的对象。据卡内基研究员理查德·卡茨透露,美方完全不给日方讨论汽车关税的机会,一副“要么接受条件,要么承受后果”的强硬姿态。
但日本心中自有盘算:汽车产业占据日本出口的40%,若真接受25%的关税,无异于自毁经济命脉。石破茂所说的“不能牺牲日本就业”绝非场面话——丰田、本田等车企背后关联着540万从业者,比美国汽车工人多出整整200万,一旦妥协,首相恐怕就得下台。
日本的回击充满“金融武士道”风格。加藤胜信在东京电视台宣称将“考虑以美债为筹码”,这一举动犹如点燃了华尔街最担忧的引线。要知道,日本持有的美债占外国总持仓的18%,2025年1月的数据显示为1.08万亿美元,如今突然增加500亿,显然是在谈判期间增持以作后手。
曾经日本坚决不拿美债做文章,如今却直接以强硬态度警告:你若加征关税,我就抛售美债,看看谁先扛不住10年期收益率突破5%的冲击?悉尼西太平洋银行的马丁·韦顿一语道破:“这是谈判的策略”,日本甚至无需真的抛售,仅放出风声就能让美债市场动荡不已。
不过,特朗普政府也有自身的难处。2024年大选迫在眉睫,俄亥俄州、密歇根州的汽车工人选民群体,对其而言远比日元汇率重要得多。商务部长卢特尼克坚持征收汽车税,不过是想复制对中国钢铝征税带来的政治收益。可惜日本早已看穿这一策略,赤泽亮正团队迅速采取“非关税壁垒”谈判策略——同意增加美国玉米、牛肉的进口,但在汽车关税问题上绝不让步。更巧妙的是,他们还打出经济安全牌,加藤胜信提及“要考虑依赖中国供应链的风险”,言外之意是告诉美国:想要推动对华脱钩?得付出代价。
这场博弈颇具讽刺意味,1985年《广场协议》的阴影似乎正在重现。当年美国通过汇率手段迫使日元升值,如今加藤胜信特意强调“没有讨论广场协议2.0”,但1.13万亿美债背后的暗示不言而喻:再逼迫我,就会让美元贬值。
然而,日本也不敢彻底决裂,日本债券市场规模仅为美国债券市场的三分之一,真要展开金融战必定两败俱伤。所以加藤补充说“是否使用尚未确定”,这一表述恰到好处——既对美国形成威慑,又为后续谈判留下空间。
当下的关键节点集中在7月的最后期限前。如果美国坚持征收24%的报复性关税,日本极有可能启动“美债威慑”的应急方案。但更大的可能是双方相互妥协:美国默许日本通过增加农产品采购来抵消部分关税,日本则在半导体材料出口管制上配合美国对华施压。
从加藤胜信提前亮出底牌的举动来看,日本的目的并非鱼死网破,而是要让美国明白:我手中握有重要筹码,谈判得遵循东亚的规则。这场因汽车关税引发的纷争,最终将证明一个事实——在21世纪的贸易战中,万亿规模的美债比军事力量更具威慑力。
yu
当小日本都敢反击美利坚时,那西方阵营真的是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