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6年冬,原昆明军区副司令韦统泰少将的儿子前往南京出差,老父亲把他特意叫来。韦副司令交代:“我听说丁盛军长就在南京,只是不知道住在哪里?你无论如何都要找到他,代我们去看望一下老军长。” 丁盛和韦统泰啊,那可是在枪林弹雨里混出来的交情。丁盛小时候家里穷得叮当响,放过牛,砍过柴,16岁就一股脑扎进了红军队伍。
从土地革命到抗日战争,再到解放战争,他一路从普通战士摸爬滚打上来,凭着一股不要命的狠劲,成了让敌人闻风丧胆的“丁大胆”。
韦统泰跟着他南征北战,亲眼见过他在战场上的模样——子弹擦着头皮飞过去,他还叼着烟卷指挥作战,那份沉着冷静,让底下的战士们打心眼里佩服。 韦家儿子到了南京,顾不上安顿行李,就开始四处打听丁盛的下落。那时候信息不像现在这么方便,他跑遍了军区干休所、老战士联谊会,逢人就问。终于在一个不起眼的小巷子里,打听到了丁盛的住址。推开斑驳的木门,院子里晾着几件褪色的旧衣裳,墙角的仙人掌长得歪歪扭扭,倒是添了几分生气。 丁盛正坐在藤椅上晒太阳,听见动静,颤巍巍地扶着椅子站起来。老人头发全白了,背也佝偻得厉害,可眼神里还透着当年的精气神。韦家儿子赶紧上前握住他的手:“丁伯伯,我爸让我来看您,他老念叨着您呢!”丁盛眼眶一下子红了,拉着他的手就往屋里拽,声音都有些发颤:“快进屋,快进屋!” 屋里陈设简单,墙上却挂着几张老照片,都是当年部队的合影。丁盛戴着老花镜,一张一张指给他看:“你看,这是淮海战役时拍的,你爸那时候还是个年轻小伙儿,子弹把帽子都打穿了,还笑着说‘这是老天爷给我开了个天窗’。”说着说着,老人自己先笑出了声,笑着笑着,又抹起了眼泪。 韦家儿子掏出父亲提前准备好的茶叶和老照片,丁盛捧着照片,久久舍不得放下。那些被岁月尘封的记忆,随着照片里年轻的面孔,一点点鲜活起来。他们说起战场上的生死时刻,说起胜利后的庆功宴,说起牺牲的老战友,仿佛又回到了那段热血沸腾的岁月。 临走时,丁盛把韦家儿子送到巷口,反复叮嘱:“回去替我跟你爸说,老骨头还硬朗着呢,等天气暖和了,我一定去看他!”寒风中,老人站在原地,直到看不见人影才缓缓转身。这份跨越几十年的战友情,没有被时光冲淡,反而在岁月的沉淀下,愈发醇厚。
1100032
小编,淮海战役的时候,丁师长正准备打天津呢!即使那时候拍的照,也只会说是平津战役。
用户10xxx26
对印反击战时54军韦统泰付军长,军长是丁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