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世凯为了能够保证自己身体的健康,从而长期掌权,自25岁开始,每天就会吃大量人参、鹿茸等稀有珍贵补品,甚至还为自己请了两个奶妈,每天都要摄入较为大量的人乳......
袁世凯出生于封建官僚世家,自小便在满清政府机构中任职,经历过上下起伏的官场沉浮。25岁那年,袁世凯开始投靠直隶总督王文韶,仕途开始顺利。
或许是得志之后,更加注重起了养生。他认为要在仕途上立足,必须拥有一个强健的身体作后盾。于是,他聘请中医师询问最佳的补身方法,并按照建议制定出详细的饮食时刻表。
从此袁世凯的餐桌上不再是简单的兵营伙食,而是色香味俱全的补品盛宴。
每日清晨5时,他便起床用鸡汁或牛肉汁提神,随后用热茶冲泡人参片慢慢啜饮。7时,管家为他奉上刚出笼的包子、鸡蛋和热气腾腾的鸡丝面,以及一碗滚烫的鹿茸汤。10时,他再来一碗人参汤。
到了中午,四个鸡蛋下酒后,便是清蒸鸭、红烧肉等热菜上桌。尤其是鸭子,袁世凯极为钟爱,每次都要求当场杀鸭,以保证鲜美程度。
下午则进一些西点充饥,同时找中医师进针灸,并服用各种秘制补品;晚餐仍是重口味为主,必有鲫鱼、海参等名贵食材。此外,袁世凯还特意聘请两名奶妈,坚信人乳滋补效果卓著,每日定时定量地喝上数碗乳汁。
他深信,只要尽可能地通过名贵食材和稀世药材来滋补身体,就能获得长寿好运,从而长期掌权。
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满清走向末路。袁世凯借机夺权,自封帝制。然而好景不长,83天后便在各方压力下取消帝制,一时间威望扫地。这对袁世凯是沉重的打击,本已脆弱的身体更是雪上加霜。
原来,过量的滋补终于显现副作用。袁世凯逐渐出现牙龈出血、严重便秘等问题,需要医生经常进行灌肠。
医生建议他适度饮食,但袁世凯不予理会,坚持己见。久而久之,他那红彤彤的大脸已经显示出新陈代谢紊乱的危险信号,但袁世凯还是我行我素,无视身体反馈。
晚年的袁世凯日渐虚弱,下脚都有困难,这时才后悔早年过度补身。1916年,56岁的他因病去世,生前补而害身的习惯也为后人所津津乐道。
其实,当年那些中医师的忠告一语成谶——任何补品也需要适量,过犹不及。健康不是靠吃出来的,与其盲目补身不如认真聆听身体需求,适当调整饮食起居。
袁世凯的教训提醒我们,追求长生不老固然美好,但过分依赖外力是治标不治本之举。真正的养生之道,还是要从内在做起,用智慧与定力来引导生活,与身体和谐相处。纵然外在条件有限,只要内心富足,也能活出长寿与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