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9年,他趁着妻子出差,偷偷把一管液体灌入刚满一岁的儿子嘴里。看着儿子天真的笑容,他流着泪吻了吻儿子:儿呀,为了亿万孩子的健康,爸爸只能这么做了!爸爸对不起你。 (信息来源:女儿记忆里的“糖丸爷爷”顾方舟:人生为一大事来,做一大事去 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小儿麻痹症如恶魔般肆虐神州大地。南通街头,瘫痪的孩子被父母用草绳捆在背上沿街乞讨;上海弄堂里,母亲们用竹篮将孩子吊在窗台透气 —— 因为他们连翻身的力气都没有。这种病毒专挑婴幼儿下手,轻则致残,重则夺命,全国每年新增病例超 20 万。 顾方舟临危受命时,国际上有两条疫苗技术路线:美国的死疫苗安全但价格昂贵,苏联的活疫苗便宜却风险未知。他在《关于脊髓病研究的个人总结》中写道:"死疫苗是富人的选择,中国孩子等不起!" 这个从贫民窟走出来的科学家,太明白 "穷病" 的滋味 —— 他的父亲早逝,母亲靠接生婆的微薄收入养大六个孩子。 1959 年,顾方舟带着团队在昆明西郊的山洞里安营扎寨。没有电,就用煤油灯照明;没有设备,就自己动手搭建恒温箱。最惊险的是去西双版纳捕猴,热带雨林里毒蛇出没,他和同事们硬是活捉了 3000 只恒河猴,为疫苗试验提供了关键样本。 临床试验的生死时刻终于到来。顾方舟第一个喝下疫苗溶液,七天七夜守在实验室观察反应。当确认自己无恙后,他做出了震惊所有人的决定:瞒着妻子,将疫苗喂给刚满月的儿子!"我不让自己的孩子喝,凭什么让别人的孩子喝?" 他红着眼睛吼道。在他的感召下,实验室里 8 名科研人员相继让自己的孩子参与试验。30 天里,这些父亲们像热锅上的蚂蚁,孩子每一声啼哭都让他们心惊胆战。直到所有孩子平安,他们才抱头痛哭 —— 这场拿命做赌注的豪赌,终于赢了! 疫苗量产时,新问题接踵而至:液体疫苗需要冷链运输,可当时全国只有 17 台冷藏车。顾方舟灵机一动,把疫苗做成糖丸。这个 "甜蜜的陷阱" 大获成功,孩子们抢着吃,家长们笑称:"这糖丸比过年的糖果还稀罕!" 更绝的是,他发明了 "土法冷链"—— 用保温瓶装着糖丸翻山越岭,让偏远山区的孩子也能尝到这颗 "救命糖"。 2000 年,中国正式被认证为无脊灰国家。74 岁的顾方舟在证书上签字时,手微微颤抖。这个用糖丸 "骗过" 几代人的科学家,终于可以兑现对儿子的承诺:"爸爸对不起你,但爸爸救了很多弟弟妹妹。" 如今,糖丸已升级为滴剂,但 "糖丸爷爷" 的故事不该被遗忘。他用一颗糖丸,让千万家庭告别了 "儿麻" 的梦魇;他用舐犊之情,筑起了中国公共卫生的长城。下次看到疫苗接种点的孩子哭闹时,请告诉他们:这滴甜甜的药水背后,藏着一位父亲最残忍的温柔。
这回父亲可觉得脸上无光了,一咬牙把280万拆迁款全给了儿子。儿子转头又买车又买房
【3评论】【4点赞】